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法学茶座
司法队伍如何走出“劣币淘汰良币”困境
王琳  海南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上传时间:2008/2/20
浏览次数:4294
字体大小:

  法官的选任标准已随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推行和《法官法》的修改而有不少提高。但在“严把入口”的同时,“出口不畅”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而过分依赖“自然淘汰”,政法队伍何时才能走出“劣币淘汰良币”的困境?

  论及政法机关的经费困境,在拨付不力之下曾有过“执罚经济”的病灶。有鉴于此,国家曾于1998年痛下决心,作出了政法机关一律“吃皇粮”的决策。若依10年前的中央文件精神观照河北省阜平县政法机关的这10年,却不免让人唏嘘———据2月19日《新京报》报道,该县有不少正式在编的法官居然10年都未领到工资!

  原来,这些在编的法官还有个身份,叫“自收自支人员”,不在吃“皇粮”行列。有论者感怀被欠薪10年却仍能坚守岗位的“法官”,其人其事可敬可佩。然而若从司法公正着眼,这些看上去“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法官却也是司法之耻。

  在我看来,这当然不仅仅是“人事制度混乱”———该法院民事庭共有三个审判员,一个是前县委书记的司机,57岁,小学学历;一个是县政府打字员;还有一个原来是老师,据说他爱人当时经营一个企业帮县委安置了一些工人,其本人直接被县委安排到法院。那位民事庭庭长是这样回忆10年前阜平县的人事困局的———“当时进法院门槛很低”,低到“基本上不用问专业、学历,也没有考试,只要花钱、找关系就行”。不少网友在留言中称,“我们这儿也一样”。

  在一些地方,法官大众化和关系本位、买官卖官及政令断裂等问题是“公开的秘密”。但这次,却通过一群法官的“讨薪”而被摊开在阳光之下。原来,政法机关一律“吃皇粮”的政令在现实中也被“潜规则”了———上面虽有“收支两条线”的铁律,下面却有财政分灶吃饭的无奈。“皇粮”总归还是要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于是乎,不少地方都选择了在“收支两条线”之外,通过返还政法机关上缴财政费用的一定比例,来鼓励政法机关“自收自支”,甚至激励这些维系着社会正义的国家机关去积极“创收”。

  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贫富地区的政法干警在待遇上差别悬殊也就不难理解。从经济人的视角观察阜平这群“无私奉献”的政法干警们,他们之所以被欠薪10年却不依理性选择辞职,恐怕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吃皇粮”之外的潜规则都深信不疑。如若不然,10年劳作而无薪酬,如何养家糊口?

  老实说,我并不同情这批“自收自支”人员。无论有无找领导批过条子,或给领导送过款子,总归“自收自支”人员是今天这些讨薪者的自我选择。这10年来,他们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选择退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么做———很不幸,“劣币淘汰良币”的定律已经在这个群体中发生了作用。“自收自支”人员张海峰是阜平法院惟一从重点大学法律本科毕业的干警,他于四年前选择了辞职。而还有多少张海峰,被更多的“阜平法院”拒之门外?里面的坑都被占满了,外面的人就没办法进来。

  客观地说,10年来,法官的选任标准已随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推行和《法官法》的修改而有不少提高。但在“严把入口”的同时,“出口不畅”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司法改革正是在既得利益者的层层阻挠下步履蹒跚,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而过分依赖“自然淘汰”,政法队伍何时才能走出“劣币淘汰良币”的困境?

出处:新京报网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王琳 对“梁丽案”的司法公正不要过早批判
王琳 新邮政法还需立法机关解疑释惑
王琳 “最牛处罚”:有多少行政违法被“罚酒三杯”
王琳 行政收费只要非法都该取消
王琳 燃油税:“必要扶持”配套政策应尽早出台
王琳 “艳照门”喧嚣褪去后看法治
王琳 司法队伍如何走出“劣币淘汰良币”困境
>>> 更多

 

  热点专题
  还没有热点文章!

  专题
 彭水诗案
 邱兴华案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集体辞职”事件
 “艳照门”事件
 “许霆”案专题
 512汶川大地震
 党的十七大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