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法学茶座
《在人大法学院听讲座》序言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传时间:2007/10/11
浏览次数:8357
字体大小:
 

    《在人大法学院听讲座》第一辑出版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知道,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有三项,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学术讲座则是高等院校实现这三项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专家学者的讲座通常是自己多年潜心研究最下功夫、最有心得、最有把握的成果,这些讲座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不同于我们平日课堂教学的内容。社会发展纷纭变幻,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学术讲座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从讲座中,同学们可以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更能感受到演讲者的治学态度、学术精神甚至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水尝无华,相荡生涟漪”,对于学者来说,讲座是学者提出问题、阐述观点的讲台,也是砥砺思想、交流学术的舞台。举办一场讲座,既是学者将自己的观点认识呈现给听众接受提问和质疑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思考、检验和完善的过程,这对于学者的学术成长和学术精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来说,学者通过举办学术讲座,介绍科学知识、传播前沿信息、宣传学术思想,这是知识分子肩负的一项社会责任,也体现了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因此,学术讲座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学术氛围和办学水平。

    人大法学院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新中国法学家的摇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法学教育研究的一面旗帜、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智库。近年来,人大法学院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推进学院的国际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仅就学术讲座来说,我们举办了“民商法前沿论坛”、“刑法名家讲座”、“明德刑法论坛”、“法理论坛”、“法律文化论坛”、“宪政与行政法治论坛”、“财经法论坛”、“商法论坛”、“环境法论坛”、“德恒诉讼法论坛”、“德恒证据学论坛”、“国际法论坛”等十多个系列学术讲座,很多都成为法学各学科领域的标志性学术品牌。现在,法学院每学期要举办100多场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邀请100多位国内外著名法学家演讲,几乎每天都有重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氛围空前活跃,学生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丰盛的学术大餐。“听讲座去”成为人大法学院学生晚饭后的一门“必修课”,而人头攒动、席地而坐听讲座的场景也成了人大法学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毋庸讳言,现在各类“大学讲座书”在市场上热销,让读者有目不暇接之感。“大学讲座书”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是它能够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可以把大学围墙里边的专业研究带入社会公众的生活当中,满足社会公众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需要。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可以给听众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和灵魂上的震撼,高质量的“大学讲座书”则不仅应该忠实地表达讲座的原貌,还要体现出编选者的精品意识和学术眼光。这本《在人大法学院听讲座》就是在近两年人大法学院举办的数百场学术讲座中甄选出的,虽然限于篇幅不能刊登更多的精彩演讲,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这本集子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学术性,也希望《在人大法学院听讲座》成为站在我国法学研究前沿、受欢迎的“大学讲座书”。

出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网站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王利明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王利明 什么是法治
王利明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王利明 奉法者强则国强
王利明 “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总序
王利明 《在人大法学院听讲座》序言
王利明 保护百姓财产是最大的民生
>>> 更多

 

  热点专题
  还没有热点文章!

  专题
 彭水诗案
 邱兴华案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集体辞职”事件
 “艳照门”事件
 “许霆”案专题
 512汶川大地震
 党的十七大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