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迁,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硕士。上海市“曙光学者”、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库成员、上海2010年世博会知识产权咨询专家、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上海互联网版权工作委员会咨询专家。上海多家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咨询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自2007年9月出版之后,国内外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实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和变化。2008年年底全国人大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200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而有价值的新案例更是层出不穷,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理论与实务中的新问题。这些新发展需要在书中得到反映。另外,笔者的《网络版权法》也于2008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而且与本书同属于“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为了避免重复,也需要调整本书第一版中涉及网络著作权问题的部分内容。 为此,笔者此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一是根据新《专利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二是删除了涉及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只留下了为理解“信息网络传播权”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三是增加了新的“理论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并适当删除了较老的案例。四是更正了第一版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限于笔者的水平,修订后本书中一定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诚恳地期待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也会在今后的修订中不断对本书加以完善。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知识与财产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理论研究如何给“知识产权”下定义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特征和性质 一、知识产权的特征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第四节 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 一、临时措施 二、管辖与时效
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特许出版权时期 二、现代著作权保护时期 三、中国著作权法的概况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第二节 独创性 一、“独创性”中的“独” 典型案例 朱志强诉耐克 理论研究 精确临摹是否创作出了作品 二、“独创性”中的“创” 典型案例 Walter vLane案 典型案例 Feist案 实务探讨 达利版的“蒙娜丽莎”是作品么 典型案例 “山姆大叔”案 三、我国《著作权法》中的“独创性” 理论探讨 短标题是作品么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一、思想 典型案例 霍国玲等诉富振华、京华出版社《红楼解梦》、《红楼春秋》改编权案 典型案例 郑某诉吴冠中 典型案例 迪斯尼米老鼠案 典型案例 Nichols v Universal Pictures Corporation 典型案例 《超人》案 二、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和实用功能 典型案例 Baker v Selden 理论研究 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实用艺术品”么 典型案例 欧可宝贝公司诉佳宝儿童用品公司 典型案例 KieselsteinCord v Accessories by Pearl, Inc 理论研究 适用于分析计算机软件中“思想与表达”的“抽象概括法” 典型案例 莲花公司诉波兰德公司 三、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 典型案例 《谁毁坏了兴登堡号》案 典型案例 如何判断作品描述的是“事实” 四、被法律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理论研究 著作权法有必要规定不保护非法作品么 典型案例 《大学生》杂志社诉京讯公司、李翔 五、官方正式文件 六、竞技体育活动 实务探讨 中国足协对足球联赛有“版权”么 七、公有领域的作品 第四节 作品的分类 一、文字作品 理论研究 计算机软件是“文学作品”么 二、口述作品 实务探讨 黄健翔的激情解说是口述作品么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实务探讨 《吉祥三宝》侵犯了电影《蝴蝶》主题歌的著作权么 实务探讨 什么是“戏剧作品” 理论研究 杂技、魔术、马戏是“作品”么 四、美术、建筑作品 实务探讨 书法是文字作品还是美术作品 五、摄影作品 理论研究 抓拍的照片是摄影作品么 六、影视作品 理论研究 “摄制”是电影作品的构成要件么 典型案例 《时代》杂志诉Bernard Geis Associates 理论研究 MV的背景画面是作品么 典型案例 华纳唱片公司诉北京唐人街餐饮娱乐公司 典型案例 正东唱片公司诉上海麒麟大厦文化娱乐公司 七、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典型案例Interlego A.G.v Tyco Industries Inc 理论研究 建筑工程设计图和建筑作品是何种关系 八、计算机软件 理论研究 计算机程序为什么成了著作权法上的作品 实务探讨 计算机软件中的“字库”属于“软件作品”么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理论研究 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之间的关系 一、发表权 理论研究 发表权与著作财产权之间的关系 二、署名权 理论研究 制作冒名作品侵犯了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么 三、修改权 理论研究 我国《著作权法》有必要单独创设“修改权”么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 典型案例 《上海人在东京》案 实务探讨 艺术雕刻品的所有权人有权移除雕刻么 五、特殊权利 理论研究 大陆法系国家对“收回作品权”的规定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立法背景 英美法系眼中的版权概念 立法背景 著作财产权利与版权产业 一、复制权 典型案例 腾讯诉康福尔 理论研究 按设计图建造实物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么 典型案例 迪比特诉摩托罗拉 理论研究 计算机内存中的“临时复制”是复制行为么 二、发行权与出租权 理论研究 通过网络传播向公众提供作品是发行行为么 典型案例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诉华网汇通公司和湖南在线网络传播公司案 理论研究 应当如何理解《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 实务探讨 未经许可出租带有软件的电脑侵犯出租权么 三、公开传播权 典型案例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诉Reed Horne Inc 典型案例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天津滚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 立法背景 什么是WCT的“伞形解决方案” 实务探讨 仅提供作品在线欣赏使公众“获得”作品了么 实务探讨 P2P用户实施了网络传播行为么 实务探讨 在网吧的局域网中提供作品点播可能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么 理论探讨 美术作品原件所有人展览未发表作品会侵犯发表权么 四、演绎权 理论研究 《著作权法》有必要规定“汇编权”么
第五章 著作权主体和著作权的归属 第一节著作权主体概述 一、作者作为著作权主体和非作者作为著作权主体 二、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三、著作权国内主体与著作权外国主体 第二节 作者 一、自然人作者 典型案例 刘国础诉叶毓山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二、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理论研究 质疑我国《著作权法》对“法人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的区分 典型案例 班禅大师灵塔案 第三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 一、职务作品 二、委托作品 理论研究 人像摄影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和行使 三、合作作品 理论研究 自传作品的著作权由谁享有 四、演绎作品 五、汇编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 典型案例 董国瑛诉上海谢晋中路影视有限公司 理论研究 电影作品著作权与原作品著作权之间的关系 理论研究 MV中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有权向卡拉OK厅收费么 七、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第六章 邻 接 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一、邻接权产生的原因 理论研究 表演和录音是作品么 二、邻接权的概念及与狭义著作权的关系 理论研究 邻接权等于作品传播者权么 第二节 表演者权 一、表演者权的主体 实务探讨 演出单位是“表演者”么 二、表演者权的客体 三、表演者权的内容 理论研究 播放载有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需要向表演者支付报酬么 四、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第三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一、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主体与客体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内容 理论研究 播放录音录像制品需要向制作者支付报酬么 三、录制者与著作权人和表演者的关系 理论研究 表演者和录制者享有的“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权利”范围大于作者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吗? 第四节 广播组织权 一、广播组织权的主体与客体 二、广播组织权的内容 实务探讨 在收取入场费的公共场所公开播放广播、电视需要向广播组织支付报酬么 三、广播组织与著作权人、表演者与录制者的关系 理论研究 网络时代广播组织权的发展 第五节 其他邻接权 一、版式设计权 典型案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诉外文出版社案 二、对特定版本的邻接权 三、对照片的邻接权 四、对无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 五、其他类型的邻接权 立法建议 增加我国《著作权法》中邻接权的种类
第七章 对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对著作权的限制概述 第二节 合理使用 一、个人使用 典型案例 “环球电影制片公司诉索尼公司案”(美国最高法院,1984年) 理论研究 个人未经许可从网上大量下载作品是“合理使用”么 典型案例 BMG等唱片公司诉塞西莉亚 二、适当引用 理论研究 “转换性使用”、“模仿讽刺”与“合理使用” 三、时事新闻报道中的使用 四、对时事性文章的使用 五、对公众集会上讲话的使用 六、在课堂教学和科研中使用 典型案例 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诉中国教育电视台 七、国家机关公务性使用 典型案例 胡某诉教育部考试中心 八、图书馆等对馆藏作品的特定复制和传播 九、免费表演 十、对室外艺术品的复制 实务探讨 对室外艺术品复制后,能对复制件进行商业性利用吗 十一、制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本 十二、制作盲文版本 理论研究 完善我国的“合理使用”制度 第三节 法定许可 一、报刊转载法定许可 二、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三、播放作品的法定许可和播放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四、编写出版教科书法定许可 典型案例 丁晓春诉江苏美术出版社 五、制作和提供课件法定许可 六、通过网络向农村提供特定作品的准法定许可
第八章 著作权侵权及法律责任 第一节 直接侵权 一、直接侵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二、直接侵权的构成与主观过错 第二节 间接侵权 一、间接侵权的概念和发展 二、间接侵权的类型 三、网络环境中的间接侵权 第三节 对技术措施与权利管理信息的特殊保护 一、“技术措施”的概念 二、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典型案例 环球电影公司诉Reimerdes案 理论研究 对“技术措施”的法律规制 典型案例 精雕诉奈凯 三、“权利管理信息”的概念和对“权利管理信息”的法律保护 第四节 侵权诉讼中的举证 典型案例 方正公司诉宝蕾元公司案 实务探讨 “陷阱取证”合法么 第五节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实务探讨 两次《刑事司法解释》与《著作权法》之间的矛盾
第九章 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专利的概念和特征 一、专利的概念 二、专利权的特征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作用 一、鼓励发明创造 二、促进发明创造投入实际应用 三、提供技术信息和资料
第十章 专利权的客体 第一节 发明 一、发明的概念 典型案例 马景荣诉专利复审委员会 二、发明的种类 第二节 实用新型 一、实用新型的概念 二、实用新型的特征 第三节 外观设计 一、外观设计的概念 二、外观设计的特征 典型案例 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无效纠纷案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一、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二、依赖以违法方式获取或利用的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三、向外国申请专利前,未依法报请保密审查的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四、专利法特别予以排除的对象 理论研究 发现的界限在哪里 实务探讨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专利申请能否获得授权 典型案例 Charkrabarty 诉Diamond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主体 第一节 发明人或设计人 第二节 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 典型案例 陶某诉北京市地铁地基工程公司案 实务探讨 对于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可以约定专利申请权的归属么 理论研究 改革我国职务发明制度 第三节 合作发明与委托发明的权利人 第四节 外国人 第五节 受让人
第十二章 专利申请、审查与授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 专利申请日 一、先申请原则与专利申请日 二、优先权 第二节 专利申请文件 一、书面原则 二、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的文件 三、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当提交的文件 第三节 单一性原则和申请的分案 一、单一性原则的概念 二、单一性原则的例外 三、申请的分案 第四节 专利审查 一、专利审查概述 二、发明专利的审查程序 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审查程序 第五节 复审 第六节 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典型案例 试用结束后未收回产品导致技术公开 立法背景 为什么使用公开要从“境内标准”改为“国际标准” 典型案例 “红外传输出租汽车计价器”发明专利无效案 二、外观设计授权的实质条件 典型案例 电吹风外观设计案 第七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内容概述 第二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内容 一、产品专利的权利内容 实务探讨 “offer for sale”应当被翻译为“许诺销售”么 理论研究 进口权能阻止“平行进口”么 二、方法专利的权利内容 第三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内容 典型案例 MP3音箱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
第十四章 对专利权的限制 第一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一、专利权用尽后的特定实施行为 二、先用权人的特定实施行为 理论研究 只有发明创造人才能享有先用权么 实务探讨 先用权人在他人获得专利权之后不能使用、销售自己制造的相同产品么 三、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对专利的使用 四、将专利作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对象使用 五、为提供行政审批信息使用或提供专利药品或医疗器械 (Bolar例外) 立法背景 “Bolar例外”的起源 典型案例 美国伊莱利得公司诉甘李药业公司 第二节 强制许可 一、防止滥用的强制许可 二、根据公共利益需要的强制许可 三、制造并出口专利药品的强制许可 立法背景 公共健康与专利权保护 四、为实施从属专利需要的强制许可
第十五章 专利侵权及法律责任 第一节 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 一、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方法 二、等同原则 典型案例 是等同侵权还是相同侵权 三、禁止反悔原则 典型案例 豪登公司诉科盛公司案 四、现有技术和设计抗辩 典型案例 朱某诉北京居然之家家居建材超市等 第二节 假冒专利 第三节 法律责任 一、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实务探讨 侵权者必须承担停止侵权责任么 理论研究 为什么对专利侵权未规定刑事责任 二、假冒专利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章 商标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和功能 一、商标的概念 二、传统商标的功能 第二节 商标的分类 一、可视性商标和非可视性商标 二、平面商标和立体商标 三、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四、普通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理论研究 商标权是知识产权么
第十七章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一节 取得商标权的途径 一、通过使用取得商标权 二、通过注册取得商标权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对象——符合法律要求的特定标志 一、标志具有显著性 典型案例 眼力健公司诉商标评审委员会 典型案例 “蓝牙”能被注册为计算机通讯设备的商标么 典型案例 “DOUBLEMINT”能被注册为口香糖商标么 典型案例 “芬达”饮料瓶能被注册为立体商标么 典型案例 “千层雪”冰淇淋的形状能被注册为立体商标么 实务探讨 《商标法》第12条是判断三维标志可注册性的唯一依据么 典型案例 “两面针”商标注册异议复审案 典型案例 “小肥羊”商标注册异议复审案 实务探讨 “优盘”的商标注册应当被撤销么 实务探讨 “吉普车”和“氟利昂”不是商品名称么 二、标志具有非功能性 典型案例 飞利浦诉雷明顿 典型案例 吸尘器中的灰尘收容器能被注册为商标么 理论研究 为什么不允许功能性外观可以在获得“第二含义”之后进行商标注册 三、标志内容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实务探讨 “Not Made in China”能被注册为商标么 典型案例 云南红河公司诉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无效行政纠纷案 四、不得误导性使用地理标志 五、标志的注册不损害他人的在先权益 典型案例 “阿里巴巴alibaba”商标属于谁 典型案例 他人注册“索爱”抢注了“索尼爱立信”商标么 典型案例 头包西灵商标注册案 典型案例 与“英超”标志相似的“狮子”商标被撤销 典型案例 与欧尚“小鸟”图形相似的图形商标不予注册 第三节 商标的申请与注册 一、商标申请的主体 二、商标申请与注册的原则 三、商标注册文件 四、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典型案例 PICARO与PICASSO近似么 典型案例 “广东苹果”与“美国苹果”近似么
第十八章 商标权的内容 理论研究 商标权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节 商标专用权的含义 第二节 商标专用权的续展 第三节 商标专用权的消灭 一、注销 二、因无效而撤销 三、因未依法使用而撤销 实务探讨 什么是对商标的“使用” 典型案例 “庄吉”商标因3年不使用而被撤销 理论研究 商品粗制滥造就应撤销注册商标么 理论研究 自行改变或转让注册商标就应撤销么 第四节 商标专用权的转让与许可 一、转让 理论研究 商标权可以单独转让么 二、许可 理论研究 许可人对被许可人商品质量的监督义务与商标的识别功能
第十九章 对商标权的限制 第一节 描述商品或服务的特征 典型案例 《家庭OTC》侵犯了《家庭》的商标权么 典型案例 “雪花粉”侵犯了“雪花”商标权么 理论研究 描述性使用是对商标的“合理使用”,还是对商标的“非商标性使用” 典型案例 “彼得兔案” 典型案例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诉新东方学校 典型案例 “薰衣草”商标侵权案 典型案例 “BIOFRESH”商标侵权案 第二节 说明商品或服务的用途 典型案例 宝马公司诉Deenik 典型案例 吉列公司诉LALaboratories公司 典型案例 FOR CATERPILLAR是合法的指示性使用么 第三节 商标权用尽 典型案例 克丽丝汀•迪奥诉Evora 理论研究 真品的平行进口是商标侵权行为么 典型案例 力士香皂平行进口案
第二十章 商标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第一节 商标侵权行为 一、混淆理论与混淆的种类 理论研究 未将“导致混淆”作为侵权构成要件是我国《商标法》的重大缺憾 实务探讨 不能导致混淆的“贴牌加工”不应被认定为商标侵权 典型案例 OPEL车模案 典型案例 在香皂盒上使用“LUX”和“力士”商标是侵权么 典型案例 在售楼广告中出现LV提包是商标侵权么 典型案例 Blockbuster娱乐集团诉Video Busters公司 典型案例 Levi Strauss & Co诉Lois Sportswear 二、混淆的判断标准 实务探讨 判断混淆可能时应考虑的因素 典型案例 “香榭里花园”楼盘名称纠纷 典型案例 Koda数码相片打印纸是KODAK生产的么 三、商标直接侵权的类型 典型案例 来自香港的“梦特娇”和来自日本的“立邦漆” 理论研究 “反向假冒”是商标侵权行为么 典型案例 “枫叶”诉“鳄鱼” 典型案例 蒋某诉飞利浦公司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 理论研究 擅自制造商标标识并销售是直接侵权么 第二节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章 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一、对驰名商标进行特别保护的依据 二、淡化理论与现代商标法作用的变化 三、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机制 理论研究 我国《商标法》第13条能够被用于禁止商标淡化么 典型案例 “太阳神”案 典型案例 “中信家具”与“中信集团”有关么 典型案例 KODAK电梯与美国柯达公司有关么 理论研究 商标弱化的判断标准 典型案例 INTELMARK淡化了INTEL么 四、对驰名商标的认定 典型案例 “喜力”商标注册异议案 理论研究 保护驰名商标应考虑商标的显著性 典型案例 “酸酸乳”应被认定为未注册驰名商标么
附:系列介绍 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已出版17本) ★权威性。依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由中国 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担任总主编,由民法学研究 会常务理事担任学术委员,遍邀民商法学专业中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对民商法学科教材 作了系统化的梳理。 ★选题宏大,采用独著或者合著的方式,体例和内容具有创新性。体例上适当引进英美法 教材的编撰模式,内容上除体系化讲授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外,还穿插“引用资料”、“案 例或事件”并加以分析,章后列出“深度阅读书目”及“问题与思考”,拓展了知识面,并 反映了民商法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全面反映理论界最新发展情况,而且深入探讨了实务中的热点、 疑点、难点问题。 ★ 适用对象:法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
★ 书目 • 担保物权法原理 孙鹏等 • 网络版权法 王 迁 • 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二版) 王 迁 • 物权法教程 梅夏英 高圣平 • 知识产权法总论 李 扬 • 人格权法教程 马 特 袁雪石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 黎建飞 • 合同法教程 苏号朋 • 国家赔偿法教程 周友军等 • 竞争法教程 吕明瑜 • 证券法教程 冯恺等 • 海商法教程 邢海宝 • 商标法学教程 胡开忠 • 占有制度原理 刘智慧 • 证据法学概论 陈界融 • 侵权行为法总论 程 啸 • 合同法总则 朱广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