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刑事法评论(第22卷)(2008)
    出版社:北大出版社
    作者:陈兴良

主编絮语/陈兴良……………………………………………………………………(1)
[刑法知识论研究]
刑法学的《法学研究}之路/邓子滨……………………………………………………(1)
一、引言:动机、场景、目的…………………………………………………………(1)
二、《法学研究》1978年至1987年的刑法学………………………………………(2)
三、《法学研究》1988年至1997年的刑法学……………………………………(11)
四、《法学研究)1998年至2007年的刑法学…………(18)
五、结语:体例、篇幅、敬意………………………………………………………(27)
刑事一体化的知识生产
一一《刑事法评论》前20卷之研究/蔡桂生………………………………………(29)
一、缘起:集刊宗旨和话语进路 …………………………………………………(30)
二、底蕴:现实社会关心和终极人文关怀 ………………………………………(35)
三、提升:若干学科建设主线 ……………………………………………………(65)
四、群体:“刑事一体化学派”…………………………………………………(73)
五、结语……………………………………………………………………………(88)
[理论前沿]
法中寻美:刑法学研究的一种感性进路/韩瑞丽……………………………………(90)
一、什么是美………………………………………………………………………(90)
二、美从何处寻……………………………………………………(91)
三、刑法学研究的美学进路………………………………………………………(94)
四、美学进路对于刑法学研究的意义……………………………………………(98)
五、余论:“刑”与“美”缘何联系………………(101)
六、结语:美学散步………………………………(106)
关于当前刑事司法改革困境的社会成因分析
一一暨对刑事法学研究的批判/任九光…………………………………………(109)
一、问题及研究进路……………………………………………………………(110)
二、刑事司法改革的相关理论研究 ……………………………………………(114)
三、三个典型案例:冲突的集中体现……………………………………………(116)
四、决定困境的社会背景 ………………………………………………………(132)
五、困境成因的主观原因 ………………………………………………………(138)
六、中国刑事司法向何处去 ……………………………………………………(147)
[刑事程序研究]
刑事诉讼中的推定论要
一一以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为例的分析/褚福民………………………(152)
一、推定与犯罪构成……………………………………………………………(152)
二、事实推定与可反驳的法律推定 …………………………………………(158)
三、推定与严格责任 ……………………………………………………………(160)
四、推定之限制 …………………………………………………………………(162)
五、针对特定犯罪的推定 ………………………………………………………(164)
六、对中国的启示 ………………………………………………………………(166)
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和解
一一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耀军………………………………………………(171)
一、被害人在刑事和解中的诉讼地位 …………………………………………(173)
二、被害人在刑事和解中的得与失 ……………………………………………(176)
三、“中国模式”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182)
[犯罪学研究]
犯罪学研究对象研究的批判性梳理/王燕飞………………………………………(190)
一、学界对犯罪学研究对象界定的视角及其特点 ……………………………(190)
二、对三种视角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评析 …………………………………(195)
三、科学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之途 ……………………………………………(199)
思考与展望:犯罪学发展路径的选择/靳高风……………………………………(204)
一、犯罪学学科面临的危机 ……………………………………………………(204)
二、犯罪学学科面临的挑战 …………………………………………………(207)
三、犯罪学学科面临的机遇 ……………………………………………………(209)
四、犯罪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211)
五、中国犯罪学发展的路径 ……………………………………………………(220)
六、结论…………………………………………………………………………(240)
[域外传译]
刑事讯问程序中被嫌疑人自主权的保护/托马斯.魏根特文 樊 文 译
……………………………………………………………………………………(242)
一、导论:刑事程序中被嫌疑人的地位…………………………………………(242)
二、被嫌疑人的自主决定和供述行为 …………………………………………(244)
三、法律上保护侦讯时被嫌疑人自主权利的防护性措施 ……………………(247)
四、结束语:供述对于程序结果的意义……………….………………………(25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度 /约翰。卡普兰文 陈 虎 译……………………(257)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259)
二、实用主义的讨论 ……………………………………………………………(260)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政治代价 ……………………………………………(263)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修改建议 ……………………………………………(267)
五、结论…………………………………………………………………………(276)
[域外视野]
日本刑法学中的谦抑主义之考察/刘淑珺…………………………………………(278)
一、引言 …………………………………………………………………………(278)
二、谦抑的概念性界定 …………………………………………………………(281)
三、谦抑主义的历史考察 ………………………………………………………(289)
四、谦抑主义在二战后的发展 …………………………………………………(296)
五、谦抑主义的宪法基础 ………………………………………………………(302)
六、对谦抑主义在中国的一点思考 ……………………………………………(307)
七、结语…………………………………………………………………………(313)
英国刑法共谋罪历史沿革之梳理/林俊辉…………………………………………(316)
一、导言…………………………………………………………………………(316)
二、英国刑法共谋罪之起源 ……………………………………………………(319)
三、20世纪前英国刑法共谋罪规则之发展……………………………………(326)
四、20世纪以来英国刑法共谋罪规则之发展…………………………………(346)
五、简短结论……………………………………………………………………(363)
英美刑法中的“同意”抗/辩赵西巨…………………………………………………(365)
一、前言:“同意”抗辩产生的情境和理论回应…………………………………(365)
二、“同意”在英美刑法体系中的位置:
一种犯罪构成后抗辩还是一种犯罪构成要素? …………………………(366)
三、“同意”抗辩在英美法中的适用:从假定非法说到假定合法说……………(368)
四、医疗例外以及对“同意”抗辩的限制………………………………………(383)
五、“同意”抗辩在艾滋病传播犯罪中的具体应用……………………………(389)
六、结语:启示与思考……………………………………………………………(394)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的保留问题/杨力军…………………………………(396)
一、《罗马规约》中有关禁止保留的讨论与规定………………………………(396)
二、保留、声明及对保留与声明的反对…………………………………………(399)
三、《罗马规约》中的保留和解释性声明………………………………………(403)
四、就国内法与规约的关系所做出的声明 ……………………………………(405)
五、关于大赦、赦免和其他免于惩罚措施的声明………………………………(406)
六、有关司法协助方面的声明 …………………………………………………(410)
七、有关罪行定义的声明 ………………………………………………………(413)
八、结论…………………………………………………………………………(417)
[专题研究]
定罪思维的常人化理解与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王志远……………………(420)
一、我国传统定罪思维模式评判 ………………………………………………(421)
二、辩证推理对司法三段论的超越及其启示 …………………………………(424)
三、前见:常人化的定罪判断起点………………………………………………(428)
四、前见的证成与修正:定罪思维模式理解的再次超越………………………(439)
五、片面深刻的选择 ……………………………………………………………(443)
承继共同正犯研究
一一以复合行为犯为视角/任海涛……………………………………………(444)
一、学说之争论…………………………………………………………………(444)
二、事实前提之重新设定 ………………………………………………………(447)
三、学说之检讨…………………………………………………………………(447)
四、理论之归结:从全然型复合行为犯概念谈起………………………………(455)
五、纯粹否定说之难题…………………………………………………………(458)
论陷害教唆的类型化与可罚件/陈珊珊……………………………………………(461)
一、陷害教唆的真实意涵及学说争议 …………………………………………(461)
二、陷害教唆与诱捕侦查的区别 ………………………………………………(465)
三、陷害教唆的类型及可罚性 …………………………………………………(466)
法条竞合犯抑或想象竞合犯
一一法条竞合犯与想象竞合犯的界限之争/周建军……………………………(473)
一、法条竞合犯与想象竞合犯的本质 …………………………………………(473)
二、法条竞合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区分学说 ……………………………………(477)
三、尾言…………………………………………………………………………(496)
吸收犯视野下的事后不可罚行为/刘伟……………………………………………(498)
一、问题的提出 …………………………………………………………………(498)
二、事后不可罚行为的性质 ……………………………………………………(499)
三、事后不可罚行为的定位 ……………………………………………………(504)
四、事后不可罚行为之特征分析 ………………………………………………(510)
五、事后不可罚行为之形态 ……………………………………………………(517)
六、事后不可罚行为不罚之原因一一双重评价之禁止 ………………………(520)
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叶慧娟…………………………(525)
一、道德:不可定义的存在………………………………………………………(525)
二、行为规范一一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单维考察 ………………………………(528)
三、刑法视野中的道德解读 ……………………………………………………(535)
四、见危不助的道德归属及其犯罪化 …………………………………………(540)
毒品刑事治理探协阿地力江。阿布来提…………………………………………(554)
一、引言 …………………………………………………………………………(554)
二、毒品合法化:悬而未决的争论………………………………………………(556)
三、国际公约对毒品的规制 ……………………………………………………(562)
四、各国法律中的规定 …………………………………………………………(565)
五、结语:理想与现实……………………………………………………………(573)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为“表面正义”而战
一一兼论“表面正义”概念和理念的引进与提倡/宋健强………………………(578)
一、论题的提出:“表面正义”从何而来?………………………………………(578)
二、“表面正义”:翻译、语束和基本蕴含………………………………………(579)
三、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为“表面正义”而战…………………………………(581)
四、结论与启示:“表面正义”的独立价值………………………………………(615)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619)


更新日期:2008/9/13
阅读次数:4014
上一条:  证券发行与承销(2008年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全程应试辅导精要)
下一条:柯耀程  刑法的思与辩(台湾法学研究精要丛书)
    相关著作
陈兴良  走向规范的刑法学
陈兴良  刑法的价值构造(第二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