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民事诉讼法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汤维建

《民事诉讼法学》目录

第一编 民事诉讼基本理论

第一章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
二、公力救济
三、自我解决
四、调解解决
五、仲裁解决
六、诉讼解决
第二节 各种解纷机制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民事诉讼目的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论概述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目的之特征
第二节 民事诉讼目的诸学说
一、学说介绍
二、对各学说的评论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
一、立法规定
二、具体含义
三、对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简评

第三章 民事诉讼价值
第一节 民事诉讼价值概述
第二节 民事诉讼价值学说的发展
一、从一元论到多元论
二、公正价值
三、效率价值
四、各种诉讼价值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民事诉权
第一节 民事诉权概述
一、诉权的理论模式
二、传统诉权理论
第二节 宪法诉权说:现代诉权理论
一、宪法诉权说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诉权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诉权的“四化”问题
一、诉权的人权化
二、诉权的宪法化
三、诉权的国际化
四、诉权的实效化
第四节 诉权与相邻概念的辨析
一、诉权与民事实体权利
二、诉权与诉讼权利

第五章  民事诉讼模式
第一节 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第二节 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
一、两大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模式
二、两大法系国家诉讼模式的优劣比较及发展趋势
三、两种类型诉讼模式的交错发展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模式及其改造
一、我国民事诉讼模式
二、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造与完善

第六章 诉
第一节 诉及其构成要素
一、诉的含义
二、诉的要素
三、诉的意义
第二节 诉的类型
一、给付之诉
二、确认之诉
三、形成之诉
第三节 诉的合并与变更
一、诉的合并
二、诉的变更
第三节 诉的利益
一、诉的利益的本质
二、诉的利益的功能
三、诉的利益的衡量标准
四、诉的利益对民事诉讼相关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 诉讼标的
第一节 诉讼标的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旧实体法说
二、诉讼法说
三、新实体法说
四、诉讼标的相对性学说
五、诉讼标的理论在中国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诉讼标的
一、诉讼标的的含义
二、诉讼标的与诉的识别
三、诉讼标的的功能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
第一节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概述
一、民事检察监督的立法规定简介 
二、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特征
第二节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理论研究中的几个争论问题
一、检察监督与私权自治
二、检察监督与独立审判
三、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
四、检察监督与生效裁判的既判力
第三节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四节 民事抗诉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

第二编 总则

第九章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论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与分类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体系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第三节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一、审判独立的基本含义
二、我国审判独立的特点及完善
第三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基本含义
二、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三、“以法律为准绳”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第四节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一、该原则的法律根据
二、确立该项原则的意义
三、该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补充规定原则
一、该原则的立法依据
 二、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规定原则含义
第六节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一、该原则的理论来源
二、平等原则的含义
三、对于平等原则的理论争议及其完善
第七节 同等与对等原则
一、同等原则
  二、对等原则
第八节 法院调解原则
一、我国调解制度的变迁
二、调解原则的主要内容
三、调解原则理论探讨与完善
第九节 辩论原则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的含义
 二、我国辩论原则与大陆法系辩论主义的区别
三、完善我国辩论原则的途径
第十节 处分原则
一、处分原则的含义
二、处分原则的内容
三、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四、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则存在的缺陷与完善
第十一节 支持起诉原则
一、确立支持起诉原则的意义
二、支持起诉的条件和方式
三、支持起诉原则的理论争议
四、支持起诉原则与法律援助
第十二节 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确立的依据
二、诚实信用原则具体适用的形式

第十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一、民事审判基本制度的概念
二、民事审判基本制度与民事审判具体制度、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三、我国民事审判基本制度的种类
第二节 合议制度
一、合议制度的概念
二、合议庭的组成
三、合议庭的活动原则
四、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第三节 回避制度
一、回避的概念
二、回避的条件和适用对象
三、回避的程序
第四节 公开审判制度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概念
二、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
三、公开审判制度的例外
第五节 两审终审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度的概念
二、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立法
三、有关我国审级制度的讨论

第十一章 管 辖
第一节 管辖概述
一、管辖的概念
二、管辖的分类
第二节 级别管辖
一、级别管辖概述
二、级别管辖的划分标准
三、级别管辖标准的实践把握
第三节 地域管辖
一、地域管辖概述
二、普通地域管辖
三、特别地域管辖
四、专属地域管辖
五、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六、网络地域管辖
第四节 裁定管辖
一、裁定管辖概述
二、移送管辖
三、指定管辖
四、管辖权的移转
五、管辖权异议
第五节 协议管辖
一、协议管辖概述
二、协议管辖的条件

第十二章 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一、当事人的概念
二、当事人的特征
三、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五、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
第二节 当事人适格
一、当事人适格的概念
二、当事人适格的判断
三、非正当当事人及其变更
第三节 诉讼代理人
一、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十三章 共同诉讼和第三人诉讼
第一节 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概述
二、共同诉讼的构成要件
三、共同诉讼的形态
四、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五、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第三人诉讼
一、第三人概述
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四、我国第三人诉讼制度的完善

第十四章:群体诉讼和公益诉讼
第一节 群体诉讼
一、群体诉讼的概念
二、群体诉讼和共同诉讼的联系和区别
三、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群体诉讼制度概述
四、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公益诉讼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和渊源
二、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公益诉讼概述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和展望

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资格与证明力
一、证据资格
二、证明力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第四节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第五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调查、收集与保全
第六节 民事证据规则
一、排除规则
二、补强证据规则
三、最佳证据规则
四、传闻规则
五、经验规则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证明
第一节 证明对象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与特征
二、无须举证的事实
第二节 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定义
二、证明责任的性质及功能
三、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三节 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概述
二、两大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评述
三、我国民事审判中的证明标准
第四节 举证时限

第十七章 期间与送达
第一节 期间
一、期间的概念
二、期间的种类
三、期间的计算
四、期间的耽误和顺延
第二节 送达
一、送达的概念
二、送达的方式
三、送达回证

第十八章 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
第一节 财产保全
一、财产保全的概述
二、诉讼财产保全
三、诉前财产保全
四、财产保全的对象和措施
五、财产保全的解除和财产保全错误的救济
第二节 先予执行
一、先予执行的概念
二、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三、先予执行的程序
四、先予执行错误的救济
第十九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与诉讼费用
第一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三、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第二节 诉讼费用
一、诉讼费用的概念与征收诉讼费用的意义
二、诉讼费用的种类和交纳标准
三、诉讼费用的交纳和退还
四、诉讼费用的负担
五、司法救助
六、诉讼费用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编 通常诉讼程序

第二十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概述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概念
二、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特点
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
一、起诉
二、受理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
一、审理前的准备及其意义
二、审理前准备的内容
第四节 开庭审理
一、开庭审理概述
二、开庭审理方式
三、开庭审理程序
第五节 撤诉、缺席判决和延期审理
一、撤诉
二、缺席判决
三、延期审理
第六节 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一、诉讼中止
二、诉讼终结
第七节 审理笔录与审理期限
一、审理笔录
二、审理期限
第八节 民事判决、裁定、决定
一、民事判决
二、民事决定
三、民事裁定

第二十一章 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
第一节 简易程序概述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二、简易程序的法理基础
三、简易程序的法律规范
四、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五、程序选择权和程序转换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特点和具体程序规定
一、起诉与答辩方式简便
二、受理案件的程序简化
三、审理前的准备方式简化
四、审判组织采用独任制
五、传唤方式灵活
六、开庭审理程序简化
七、宣判与裁判文书方面的特点
八、审理期限较短
第三节 小额诉讼程序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必要性

第二十二章 上诉审程序
第一节 上诉审程序概述 
一、上诉审程序及其特征
二、上诉审程序的性质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一、上诉及其条件
二、上诉的受理
三、上诉的撤回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一、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
二、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
三、调解在上诉审中的适用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一、二审判决
二、二审裁定
三、二审的其他处理方式
第五节 关于第三审程序
一、我国审级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二、第三审程序的构建

第二十三章 再审程序
第一节 再审程序原理
一、再审程序与既判力
二、再审程序的功能与特征
三、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节 再审程序的发动程序
一、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发动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发动
三、检察机关行使法律决监督权发动
第三节 再审程序的审理
一、再审案件的审理法院
二、再审案件的审判组织
三、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
四、再审案件的裁判

第二十四章 诉讼调解程序
第一节 诉讼调解概述
一、诉讼调解的概念
二、诉讼调解的制度特征
三、诉讼调解与其他调解的共性与差异
四、诉讼调解制度的滥觞与现状
第二节 诉讼调解的原则
一、自愿原则
二、事实清楚、是非分明原则
三、合法原则
四、及时原则
第三节 诉讼调解的程序
一、诉讼调解的开始
二、诉讼调解的过程
三、调解书
第四节 调解协议的效力
一、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
二、调解协议效力的内容
第五节 诉讼调解的实践

第四编  特殊诉讼程序

第二十五章 人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 人事诉讼程序概述
一、人事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人事诉讼的案件类别
三、人事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
第二节 婚姻事件程序
一、婚姻无效之诉
二、婚姻撤销之诉
三、离婚之诉
第三节 亲子关系事件程序
一、亲子关系事件程序概述
二、婚生子女否认之诉
三、确认生父之诉
第四节 收养关系事件程序
一、收养关系事件程序概述
二、收养关系无效之诉
三、解除收养关系之诉

第二十六章 票据诉讼程序
第一节 票据诉讼程序概述
一、票据诉讼的概念及其种类
二、票据诉讼程序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票据诉讼程序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票据诉讼的提起
一、提起票据诉讼的要件
二、票据诉讼中的“禁止反诉”规则
第三节 票据诉讼的审理
一、不经开庭审理驳回诉讼
二、票据诉讼中的程序转换
三、票据诉讼中的证据
四、票据诉讼中的判决
五、票据诉讼的审理期限
六、票据诉讼中的判决后程序

第二十七章 海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 海事诉讼与海事诉讼法
一、海事诉讼概述
二、我国的海事法院
三、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第二节 海事诉讼管辖
一、海事诉讼管辖概述
二、海事诉讼级别管辖
三、海事诉讼地域管辖
四、海事诉讼专属管辖
五、海事诉讼协议管辖
六、海事执行管辖
第三节 海事请求保全
一、海事请求保全概说
二、船舶的扣押与拍卖
三、船载货物的扣押与拍卖
第四节 海事强制令
一、海事强制令的概述
二、申请海事强制令的管辖
三、申请海事强制令的条件
四、海事强制令的程序
第五节 海事担保
一、海事担保概述
二、海事担保的提供
三、减少、变更或取消担保
四、海事担保的责任
第六节 海事审判程序
一、海事审判程序概说
二、船舶碰撞案件诉讼程序
三、共同海损案件诉讼程序
四、海上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赔偿权程序
第七节 海事非诉程序
一、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程序
二、债权登记与受偿程序
三、船舶优先权催告程序

第二十八章 跨国诉讼程序
第一节 跨国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一、跨国民事诉讼的概念
二、跨国民事诉讼的立法体例
三、跨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国际“协调化”
四、跨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跨国民事诉讼的管辖
一、跨国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
二、跨国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
三、 跨国民事诉讼中的专属管辖
四、跨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及其协调
第三节 送达、期间和财产保全
一、送达
二、期间
三、财产保全
第四节 跨国民事诉讼中的司法协助
一、司法协助概念
二、一般司法协助
三、 特殊司法协助

第五编  非讼程序

第二十九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
一、特别程序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选民资格案件审理程序的概念
二、选民资格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
三、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规定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程序与宣告公民死亡程序
一、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理程序
二、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程序
一、认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程序的概念
二、认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三、认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判决的撤销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程序
一、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概念
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三、认定财产无主判决的撤销

第三十章  督促程序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二、督促程序与“简易程序”的比较
第二节 申请与受理
一、支付令申请
二、支付令申请的受理
第三节 审理和发出支付令
一、支付令申请的审理
二、支付令及其法律效力
第四节 支付令异议
一、支付令异议的概念
二、支付令异议的条件
三、支付令异议的法律效力
第五节 督促程序的终结
一、督促程序的自然终结
二、督促程序的裁定终结

第三十一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一、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公示催告程序的功能
第二节 公示催告
一、公示催告程序的申请与受理
二、法院的支付通知与公告
三、申报权利及其处置
第三节 除权判决
一、除权判决的概念
二、除权判决的申请与除权判决的作出
三、除权判决的公告与效力
第四节 除权判决的撤销
          
第三十二章 破产程序
第一节 破产程序概述
一、破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破产法的性质和功能
三、我国破产立法简况
第二节 破产申请与受理
一、破产申请的要件
二、破产案件的受理
第三节 管理人制度
一、管理人的概念
二、管理人的选任制度
三、管理人的职责
四、管理人的权利和义务
五、管理人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债权人会议
一、债权人会议的概念、组成和职权
二、债权人会议决议
三、债权人委员会
第五节 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
一、重整制度
二、破产和解
第六节 破产债权与破产财产
一、破产债权
二、债权申报
三、破产财产
第七节 破产清算
一、破产宣告
二、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三、破产财产的变价与分配
四、破产程序的终结

第六编 民事执行
第三十三章 民事执行概论
第一节 民事执行导论
一、民事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执行与民事审判的关系
三、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
四、民事执行的立法体例
第二节 民事执行通则
一、执行机构
二、执行管辖
三、执行根据
四、执行标的

第三十四章 民事执行程序
第一节 民事执行程序的启动
一、申请执行
二、移送执行
第二节 民事执行程序的进行
一、执行调查
二、委托执行
三、执行监督
四、执行和解
五、执行担保
六、执行承担
七、执行竞合
八、参与分配
九、暂缓执行
十、执行中止
第三节 民事执行程序的结束
一、执行结案
二、执行终结
三、不予执行
第四节 民事执行救济
一、执行异议
二、案外人异议
三、执行回转

第三十五章 民事执行措施
第一节 对金钱给付请求权的执行措施
一、对金钱的执行措施
二、对一般非金钱财产的执行措施
三、对特殊非金钱财产的执行措施
第二节 对物之交付请求权的执行措施
一、对动产交付请求权的执行措施
二、对不动产交付请求权的执行措施
第三节 对行为请求权的执行措施
一、对可替代行为请求权的执行措施
二、对不可替代行为请求权的执行措施
第四节 保障性执行措施
一、搜查
二、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的转移手续
三、强制支付迟延履行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四、继续履行
五、限制出境
六、在征信系统记录或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信息

第七编 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
第三十六章 香港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 香港法律概述
一、香港法律的历史演变
二、香港民事诉讼法的体系和特点
第二节 香港法院的设置及其民事司法管辖权
一、香港终审法院
二、高等法院
三、区域法院
四、土地审裁处
五、劳资审裁处
六、小额钱债审裁处
第三节 香港终审法院的民事诉讼程序
一、上诉许可的申请
二、答辩人的应诉
三、上诉的聆讯
四、判决和宣判
第四节 高等法院审理民事上诉案件的程序
一、上诉法庭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
二、原讼法庭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
第五节 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审理初审民事案件的程序
一、提起诉讼的方法
二、法律程序文件的送达与认收
三、简易判决
四、状书
五、文件的透露
六、审讯程序
七、判决和命令
第六节 土地审裁处的法律程序
一、申请与答辩
二、聆讯与裁决
三、裁决的复核
第七节 劳资审裁处的法律程序
一、法律程序的展开
二、调查主任进行的查讯
三、调解证明书的提交
四、审理案件的程序
五、裁决的复核及上诉

第三十七章 澳门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 澳门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澳门的民事司法机关
二、澳门民事诉讼法的渊源和体例
第二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原则、类型和形式
一、澳门民事诉讼的原则
二、澳门民事诉讼的类型和形式
第三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管辖
一、管辖的概念
二、澳门法院确定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原则
三、管辖权的保障
四、澳门各级法院的管辖权
第四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代理人
一、当事人能力和诉讼能力
二、当事人的正当性
三、共同诉讼人
四、联合诉讼人
五、第三方当事人
六、诉讼代理人
第五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普通宣告诉讼程序
一、通常诉讼程序之初审程序
二、简易程序
三、平常上诉程序
四、非常上诉程序

第三十八章 台湾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 台湾民事诉讼法的体例和特点
一、台湾民事诉讼法的体例
二、台湾民事诉讼法的特点
第二节 台湾的民事诉讼管辖制度
一、职务管辖
二、土地管辖
三、合意管辖与合意选定法官制度
四、指定管辖
五、移送管辖
第三节 台湾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一、当事人能力和诉讼能力
二、当事人适格
三、共同诉讼人
四、选定诉讼当事人制度
五、诉讼参加人
六、诉讼代理人
七、辅佐人
第四节 台湾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一、举证责任
二、证据方法
三、证据保全
第五节 台湾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
一、起诉和受理
二、言词审理
三、调解程序
四、简易程序
五、小额诉讼程序
第六节 台湾民事诉讼的上诉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
二、第三审程序
三、附带上诉
第七节 台湾民事诉讼的再审程序
一、再审的事由
二、再审的提起程序
三、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


更新日期:2008/5/11
阅读次数:3521
上一条:佟柔  佟柔中国民法讲稿
下一条:张锋  律师行政法业务(新版“律师业务必备”丛书)
    相关著作
汤维建等著  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
汤维建 主编   外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汤维建 主编  新企业破产法解读与适用[新企业破产法实务书系]
汤维建  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
汤维建   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
汤维建  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