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论 为什么要学习民法………………………………………………1 一 民法是一部什么法……………………………………………1 二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兼谈怎样学习民法……………………3 (一)观念更新…………………………………………………3 (二)法律规则与技术…………………………………………4 (三)理论与实践………………………………………………4 (四)独立思考…………………………………………………5 第一章 民法的理念……………………………………………………7 第一节 民法的意义………………………………………………9 一 民法的概念………………………………………………9 (一)基本概念……………………………………………9 (二)民法的基本分类……………………………………12 二 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5 (一)我国法学界的通说…………………………………15 (二)市场经济国家立法对于民法地位的认识…………16 复习题…………………………………………………………20 案例分析………………………………………………………2l (一)工商局参与联营开发房地产案……………………2l (二)省委大院土地招商开发案…………………………21 (三)手机双向收费问题…………………………………21 (四)中国“足协”归什么法管…………………………22 第二节 民法简史…………………………………………………22 一 罗马法、“三R运动”、启蒙运动和民法典的 编纂热潮…………………………………………………22 二 拉丁法系、法国民法典…………………………………25 三 德意志法系、德国民法典………………………………27 四 近现代民法的三大原则…………………………………29 (一)私权神圣原则(以及所有权的社会义务原则)……29 (二)意思自治原则(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30 (三)自己责任原则(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30 五 我国近现代以来民法的发展简况………………………31 六 前苏联法学对我国民法发展的主要消极影响…………33 复习题…………………………………………………………35 案例分析………………………………………………………35 中国宪法司法第一案……………………………………35 阅读书目………………………………………………………36 第二章 民法的结构、渊源、原则以及适用…………………………37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结构…………………………………………39 一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民法结构………………………39 (一)英美法系的民法结构 ……………………………39 (二)大陆法系民法体系 ………………………………40 二 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分析…………………………………43 (一)传统中国民法的结构………………………………43 (二)中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结构分析…………………44 复习题…………………………………………………………45 学术争鸣………………………………………………………45 第二节 民法的渊源及原则………………………………………45 一 民法的渊源………………………………………………45 (一)《民法通则》………………………………………46 (二)民事单行法…………………………………………46 (三)民事法规……………………………………………46 (四)司法解释……………………………………………46 (五)习惯…………………………………………………46 (六)判例 ………………………………………………46 (七)法理…………………………………………………47 二 民法的基本原则…………………………………………47 (一)含义及其功能………………………………………47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48 复习题…………………………………………………………5l 案例分析………………………………………………………52 (一)中国公序良俗第一案 ……………………………52 (二)以公序良俗为由强拆私房案 ……………………52 (三)公公与儿媳结婚案…………………………………52 第三节 民法的效力与适用………………………………………53 一 民法的效力………………………………………………53 (一)规范效力的含义……………………………………53 (二)民法的时间效力 …………………………………53 (三)民法的空间效力 …………………………………54 (四)民法的对人效力 …………………………………55 二 民法的适用………………………………………………55 (一)民法作为裁判规范的适用:一般规则 …………55 (二)民法适用的一般规则 ……………………………56 (三)民法适用与民法解释 ……………………………58 复习题…………………………………………………………60 案例分析………………………………………………………60 《毛主席去安源》所有权归属案………………………60 第四节 民法总则的一般知识……………………………………61 一 民法总则的地位和作用…………………………………61 (一)概念以及意义………………………………………61 (二)民法总则的起源以及发展…………………………62 二 民法总则的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63 (一)主要内容……………………………………………63 (二)民法总则的逻辑结构 ……………………………64 复习题…………………………………………………………65 问题与思考……………………………………………………65 (一)方法问题:如何“找法” ………………………65 (二)中国民法典之争……………………………………66 阅读书目………………………………………………………66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体系………………………………67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69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69 (一)从卢梭的“枷锁”谈起……………………………69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69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70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70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71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71 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71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立法及理论价值…………………71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司法指导意义 …………………72 复习题…………………………………………………………72 案例分析………………………………………………………72 (一)征税“侵权”案……………………………………72 (二)顺义生猪场运输猪死亡案…………………………73 (三)民事法律关系复杂的果园承包案 ………………73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体系…………………………………………73 一 导言………………………………………………………73 二 民事权利的本质…………………………………………74 三 民事权利的分类…………………………………………75 (一)财产权和非财产权…………………………………75 (二)对人权与对世权……………………………………76 (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76 四 为权利而斗争:现代公民与法律的关系………………80 (一)耶林的演讲…………………………………………80 (二)捍卫权利与公民和法律的关系 …………………81 复习题…………………………………………………………82 案例分析………………………………………………………82 (一)交通局悬赏举报违章司机案 ……………………82 (二)丹宁勋爵判决的电缆案 …………………………83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变动…………………………………………83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与民事权利的变动………………83 二 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丧失…………………………83 (一)民事权利的发生或取得……………………………83 (二)民事权利的变更 …………………………………84 (三)民事权利的丧失 …………………………………85 三 民事权利变动之原因:法律事实………………………85 (一)法学中的“构成”理论与法律事实………………85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 ……………………………86 复习题…………………………………………………………87 案例分析………………………………………………………87 错综复杂的钟青买电脑案………………………………87 第四节 民事权利的保护和行使…………………………………88 一 民事权利的保护…………………………………………88 (一)公力救济……………………………………………88 (二)私力救济……………………………………………88 二 民事权利的行使…………………………………………92 (一)民事权利行使的行使方法…………………………92 (二)民事权利的行使人及行使能力 …………………92 (三)民事权利行使的法律约束…………………………93 复习题…………………………………………………………94 案例分析………………………………………………………94 (一)科尔伯格“道德困境” …………………………94 (二)北大学生穿越施工工地被“罚款”案……………94 (三)胡汉三吃饭不给钱案 ……………………………95 问题与思考……………………………………………………95 阅读书目………………………………………………………96 第四章 民事主体………………………………………………………97 第一节 民事主体的确定…………………………………………99 一 确定民事主体的标准……………………………………99 二 民事权利能力……………………………………………99 (一)民事权利能力的界定 ……………………………99 (二)民事权利能力制度的适用原则……………………100 (三)民事权利能力与“客观的权利”…………………100 三 民事行为能力……………………………………………101 (一)民事行为能力的界定………………………………101 (二)民事行为能力的要素………………………………102 复习题…………………………………………………………102 案例分析………………………………………………………102 美国的孩子M案 …………………………………………102 第二节 自然人(一)………………………………………………103 一 “自然人”的法律语义…………………………………103 (一)自然人与公民………………………………………103 (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伦理意义上的人……………103 二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04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04 (二)自然人的出生与死亡………………………………105 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08 (一)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108 (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09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9 (四)无民事行为能力……………………………………110 (五)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制度…………………………110 (六)未成年人可以独立从事的法律行为………………111 三 自然人的监护制度………………………………………112 (一)监护的意义…………………………………………112 (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113 (三)精神病人的监护人…………………………………113 (四)监护人的职责………………………………………113 (五)担任监护人的争议及监护人的变更………………114 (六)监护的终止…………………………………………114 四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114 (一)民法中的拟制………………………………………114 (二)宣告失踪……………………………………………115 (三)宣告死亡……………………………………………116 复习题…………………………………………………………118 案例分析………………………………………………………119 (一)未成年人徐文颖绘画得奖案………………………119 (二)农民杨封打工失踪案………………………………120 第三节 自然人(二)………………………………………………120 一 自然人的人格权与民法模式……………………………120 (一)自然人人格权的界定………………………………120 (二)人格权与民法模式…………………………………121 二 自然人的一般人格权……………………………………121 (一)一般人格权的界定…………………………………121 (二)一般人格权的内容…………………………………122 (三)一般人格权的功能及其与宪法的关系……………122 三 自然人的具体人格权……………………………………124 (一)序言…………………………………………………124 (二)生命健康权…………………………………………124 (三)姓名权………………………………………………125 (四)肖像权………………………………………………126 (五)名誉权………………………………………………127 (六)隐私权………………………………………………128 (七)自由…………………………………………………128 四 自然人的住所……………………………………………129 复习题…………………………………………………………130 案例分析………………………………………………………130 (一)侵害悼念母亲的权利案……………………………130 (二)装修者在他人婚房自杀案…………………………130 (三)《马桥词典》案……………………………………131 第四节 法人(一)…………………………………………………13l 一 法人:拟制与现实………………………………………131 (一)法人的形成及其性质………………………………131 (二)法人制度的功能……………………………………132 (三)法人的有限责任……………………………………134 二 法人的基本类型…………………………………………135 (一)理论分类……………………………………………135 (二)中国民法的分类……………………………………136 三 法人的民事能力…………………………………………137 (一)序言…………………………………………………137 (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37 (三)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37 (四)民事责任能力………………………………………138 四 法人的成立………………………………………………138 (一)法人的成立与设立…………………………………138 (二)法人的成立条件……………………………………138 (三)法人设立的原则……………………………………139 (四)法人组织的判断……………………………………140 五 法人的住所………………………………………………140 复习题…………………………………………………………141 案例分析………………………………………………………141 (一)王明和李达投资案…………………………………141 (二)凋谢的玫瑰花案件…………………………………141 第五节 法人(二)…………………………………………………142 一 法人的机关………………………………………………142 (一)法人机关设立的必要性……………………………142 (二)法人机关的构成……………………………………142 (三)法人机关的典型:公司的治理结构………………143 二 法人的变更与消灭………………………………………144 (一)法人的变更…………………………………………144 (二)法人的消灭…………………………………………145 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146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原因…………………………146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类型及其构成………………147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律效力……………………148 四 无权利能力社团…………………………………………148 (一)无权利能力社团的界定……………………………148 (二)无权利能力社团的法律适用………………………149 复习题…………………………………………………………150 案例分析………………………………………………………150 实达公司与四合公司债务承担案………………………150 问题与思考……………………………………………………150 阅读书目………………………………………………………15l 第五章 物………………………………………………………………153 第一节 什么是民法上的物………………………………………155 一 物的基本含义……………………………………………155 二 物的范围限定……………………………………………157 (一)私法上的物和公法上的物…………………………157 (二)无体物………………………………………………158 (三)物的被控制性………………………………………159 (四)人体…………………………………………………159 (五)物的流通能力………………………………………160 三 物的整体与部分…………………………………………161 (一)必要组成部分………………………………………162 (二)临时性组成部分……………………………………163 复习题…………………………………………………………164 案例分析………………………………………………………164 (一)医生移植死者器官案………………………………164 (二)月球土地以及太空空间出卖合同案………………165 (三)政府出租渔港………………………………………165 (四)汽车出卖保留轮胎和阅读灯案……………………165 第二节 物的分类…………………………………………………165 一 动产与不动产……………………………………………166 (一)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意义…………………………166 (二)不动产………………………………………………167 (三)动产…………………………………………………168 二 主物与从物………………………………………………169 (一)概念…………………………………………………169 (二)从物的认定…………………………………………169 (三)处理原则……………………………………………170 三 原物与孳息………………………………………………171 (一)概念及意义…………………………………………172 (二)孳息的归属…………………………………………172 复习题…………………………………………………………175 案例分析………………………………………………………175 (一)填埋砂石归属争议案………………………………175 (二)卖自行车保留车锁案………………………………175 第三节 财产、企业、动物………………………………………175 一 财产和物的区分…………………………………………175 二 企业作为财产权利客体…………………………………177 三 动物………………………………………………………179 (一)动物是不是物………………………………………179 (二)对动物的民法保护…………………………………180 复习题…………………………………………………………181 案例分析………………………………………………………18l (一)企业转让后原企业名称使用权争议案……………181 (二)“非典”防治与果子狸灭杀案……………………181 问题与思考……………………………………………………182 阅读书目………………………………………………………183 第六章 法律行为………………………………………………………185 第一节 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187 一 法律行为的用语及其形成………………………………187 (一)法律行为的用语……………………………………187 (二)“法律行为”术语的出现…………………………187 (三)《民法通则》中的“民事法律行为” …………188 二 法律行为的判断…………………………………………188 (一)法律行为的特征……………………………………188 (二)法律行为的判断标准………………………………189 三 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190 (一)法律行为与国家配置资源…………………………190 (二)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190 复习题…………………………………………………………19l 案例分析………………………………………………………192 叔叔为奖励赠与侄儿案…………………………………192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类型…………………………………………192 一 单方法律行为和双方法律行为…………………………192 二 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193 三 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194 四 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194 五 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194 六 负担法律行为和处分法律行为…………………………195 复习题…………………………………………………………196 案例分析………………………………………………………196 法律行为的个数…………………………………………196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核心——意思表示…………………………196 一 意思表示的用语及其形成………………………………196 二 意思表示的构成…………………………………………197 三 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198 (一)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198 (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199 (三)特殊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200 四 意思表示的解释…………………………………………201 (一)意思表示何以要解释………………………………201 (二)意思表示的解释方法………………………………201 (三)意思表示解释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206 复习题…………………………………………………………207 案例分析………………………………………………………207 (一)希腊两难推理诉讼的解释…………………………207 (二)罗马法学家留下的疑难案件………………………208 (三)毛泽东诞辰名贵手表案件…………………………208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208 一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208 (一)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条件…………………………208 (二)法律行为的特殊成立要件…………………………208 二 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2l1 三 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214 四 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附条件和附期限的 法律行为…………………………………………………214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214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216 复习题…………………………………………………………217 案例分析………………………………………………………217 (一)中学生欺诈成年入案………………………………217 (二)哪些行为不违反公序良俗…………………………218 (三)舅舅附条件赠与反悔案……………………………218 第五节 瑕疵意思表示……………………………………………219 一 瑕疵意思表示的界定……………………………………219 二 意思表示不真实…………………………………………219 (一)真意保留……………………………………………219 (二)虚伪表示……………………………………………220 (三)隐藏行为……………………………………………221 (四)戏谑意思表示………………………………………222 (五)错误…………………………………………………223 三 意思表示不自由…………………………………………225 (一)欺诈…………………………………………………225 (二)胁迫…………………………………………………226 (三)乘人之危……………………………………………228 复习题…………………………………………………………229 案例分析………………………………………………………229 (一)价目表打印错误案…………………………………229 (二)赠与还是买卖………………………………………230 第六节 瑕疵法律行为的效力……………………………………230 一 瑕疵法律行为的三种法律效力…………………………230 二 法律行为无效……………………………………………23l (一)无效法律行为的类型………………………………231 (二)无效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231 (三)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232 三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233 (一)可撤销法律行为的类型……………………………233 (二)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效力……………………………233 四 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235 (一)效力未定法律行为的类型…………………………235 (二)效力未定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235 复习题…………………………………………………………236 案例分析………………………………………………………236 (一)老烟民买假烟案……………………………………236 (二)配眼镜受伤案………………………………………237 问题与思考……………………………………………………237 阅读书目………………………………………………………238 第七章 代理……………………………………………………………239 第一节 代理概论…………………………………………………241 一 代理的基本意义…………………………………………241 (一)什么是代理…………………………………………241 (二)代理的属性…………………………………………242 (三)代理在民法中的位置………………………………242 二 代理的构成要件…………………………………………243 (一)有效的代理行为……………………………………243 (二)公开的代理关系……………………………………244 (三)正当的代理权………………………………………245 三 代理的法律后果…………………………………………245 四 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46 (一)代理与委托…………………………………………246 (二)代理与行纪…………………………………………246 (三)代理与居问…………………………………………246 (四)代理与代表…………………………………………247 (五)代理与传达…………………………………………247 复习题…………………………………………………………247 案例分析………………………………………………………248 (一)妹妹与姐姐的恋人申请结婚登记案………………248 (二)弟弟代替哥哥申请婚姻登记案……………………248 第二节 代理权……………………………………………………248 一 代理权的取得……………………………………………248 (一)如何取得代理权……………………………………248 (二)意定代理权的取得…………………………………249 二 代理权的行使……………………………………………250 (一)代理权行使的规则…………………………………250 (二)代理权的滥用………………………………………251 三 代理权的消灭……………………………………………252 复习题…………………………………………………………253 案例分析………………………………………………………253 (一)张无忌代理岳不群出卖房屋案……………………253 (二)父亲代理儿子接受赠与并出售房屋案……………254 (三)李鬼购买假酒案……………………………………254 第三节 代理的分类………………………………………………255 一 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255 二 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256 三 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256 四 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257 五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258 六 有权代理与无权代理……………………………………258 七 主代理与复代理…………………………………………259 复习题…………………………………………………………260 案例分析………………………………………………………260 水晶项链案………………………………………………260 第四节 无权代理…………………………………………………260 一 无权代理的基本意义……………………………………260 二 狭义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261 三 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262 (一)被代理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263 (二)被代理人与无代理权人的法律关系………………264 (三)无代理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64 复习题…………………………………………………………265 案例分析………………………………………………………265 (一)韦小宝卖画案………………………………………265 (二)周伯通办好事案……………………………………265 第五节 表见代理…………………………………………………266 一 表见代理的基本意义……………………………………266 二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267 复习题…………………………………………………………268 案例分析………………………………………………………268 身份证遗失案……………………………………………268 问题与思考……………………………………………………269 阅读书目………………………………………………………270 第八章 时间……………………………………………………………271 第一节 期日与期间………………………………………………273 一 民法中的时间……………………………………………273 二 期日………………………………………………………273 三 期间………………………………………………………274 (一)期问的基本意义……………………………………274 (二)除斥期间……………………………………………275 复习题…………………………………………………………275 案例分析………………………………………………………275 (一)房产商交付房屋案…………………………………275 (二)无名被迫卖剑案……………………………………276 第二节 时效………………………………………………………276 一 时效的基本意义…………………………………………276 二 诉讼时效…………………………………………………277 (一)诉讼时效的意义……………………………………277 (二)诉讼时效的客体……………………………………277 (三)诉讼时效的分类……………………………………278 (四)诉讼时效的计算……………………………………279 (五)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279 (六)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281 (七)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282 复习题……………………………………………………………283 案例分析…………………………………………………………283 (一)董北占有崔华房屋案…………………………………283 (二)河马咬死女生案………………………………………283 问题与思考………………………………………………………284 阅读书目…………………………………………………………285 复习题解答提示…………………………………………………………286 术语索引…………………………………………………………………297 主要参考文献……………………………………………………………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