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民法总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
    作者:孙宪忠
    价格:36

            目  录

绪论 为什么要学习民法………………………………………………1
  一 民法是一部什么法……………………………………………1
  二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兼谈怎样学习民法……………………3
    (一)观念更新…………………………………………………3
    (二)法律规则与技术…………………………………………4
    (三)理论与实践………………………………………………4
    (四)独立思考…………………………………………………5
第一章 民法的理念……………………………………………………7
  第一节 民法的意义………………………………………………9
    一 民法的概念………………………………………………9
      (一)基本概念……………………………………………9
      (二)民法的基本分类……………………………………12
    二 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5
      (一)我国法学界的通说…………………………………15
      (二)市场经济国家立法对于民法地位的认识…………16
    复习题…………………………………………………………20
    案例分析………………………………………………………2l
      (一)工商局参与联营开发房地产案……………………2l
      (二)省委大院土地招商开发案…………………………21
      (三)手机双向收费问题…………………………………21
      (四)中国“足协”归什么法管…………………………22
  第二节 民法简史…………………………………………………22
    一 罗马法、“三R运动”、启蒙运动和民法典的
      编纂热潮…………………………………………………22
    二 拉丁法系、法国民法典…………………………………25
    三 德意志法系、德国民法典………………………………27
    四 近现代民法的三大原则…………………………………29
      (一)私权神圣原则(以及所有权的社会义务原则)……29
      (二)意思自治原则(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30
      (三)自己责任原则(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30
    五 我国近现代以来民法的发展简况………………………31
    六 前苏联法学对我国民法发展的主要消极影响…………33
    复习题…………………………………………………………35
    案例分析………………………………………………………35
      中国宪法司法第一案……………………………………35
    阅读书目………………………………………………………36
第二章 民法的结构、渊源、原则以及适用…………………………37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结构…………………………………………39
    一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民法结构………………………39
      (一)英美法系的民法结构 ……………………………39
      (二)大陆法系民法体系 ………………………………40
    二 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分析…………………………………43
      (一)传统中国民法的结构………………………………43
      (二)中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结构分析…………………44
    复习题…………………………………………………………45
    学术争鸣………………………………………………………45
  第二节 民法的渊源及原则………………………………………45
    一 民法的渊源………………………………………………45
      (一)《民法通则》………………………………………46
      (二)民事单行法…………………………………………46
      (三)民事法规……………………………………………46
      (四)司法解释……………………………………………46
      (五)习惯…………………………………………………46
      (六)判例 ………………………………………………46
      (七)法理…………………………………………………47
    二 民法的基本原则…………………………………………47
      (一)含义及其功能………………………………………47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48
    复习题…………………………………………………………5l
    案例分析………………………………………………………52
      (一)中国公序良俗第一案 ……………………………52
      (二)以公序良俗为由强拆私房案 ……………………52
      (三)公公与儿媳结婚案…………………………………52
  第三节 民法的效力与适用………………………………………53
    一 民法的效力………………………………………………53
      (一)规范效力的含义……………………………………53
      (二)民法的时间效力 …………………………………53
      (三)民法的空间效力 …………………………………54
      (四)民法的对人效力 …………………………………55
    二 民法的适用………………………………………………55
      (一)民法作为裁判规范的适用:一般规则 …………55
      (二)民法适用的一般规则 ……………………………56
      (三)民法适用与民法解释 ……………………………58
    复习题…………………………………………………………60
    案例分析………………………………………………………60
      《毛主席去安源》所有权归属案………………………60
  第四节 民法总则的一般知识……………………………………61
    一 民法总则的地位和作用…………………………………61
      (一)概念以及意义………………………………………61
      (二)民法总则的起源以及发展…………………………62
    二 民法总则的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63
      (一)主要内容……………………………………………63
      (二)民法总则的逻辑结构 ……………………………64
    复习题…………………………………………………………65
    问题与思考……………………………………………………65
      (一)方法问题:如何“找法” ………………………65
      (二)中国民法典之争……………………………………66
    阅读书目………………………………………………………66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体系………………………………67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69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69
      (一)从卢梭的“枷锁”谈起……………………………69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69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70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70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71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71
    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71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立法及理论价值…………………71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司法指导意义 …………………72
    复习题…………………………………………………………72
    案例分析………………………………………………………72
      (一)征税“侵权”案……………………………………72
      (二)顺义生猪场运输猪死亡案…………………………73
      (三)民事法律关系复杂的果园承包案 ………………73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体系…………………………………………73
    一 导言………………………………………………………73
    二 民事权利的本质…………………………………………74
    三 民事权利的分类…………………………………………75
      (一)财产权和非财产权…………………………………75
      (二)对人权与对世权……………………………………76
      (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76
    四 为权利而斗争:现代公民与法律的关系………………80
      (一)耶林的演讲…………………………………………80
      (二)捍卫权利与公民和法律的关系 …………………81
    复习题…………………………………………………………82
    案例分析………………………………………………………82
      (一)交通局悬赏举报违章司机案 ……………………82
      (二)丹宁勋爵判决的电缆案 …………………………83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变动…………………………………………83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与民事权利的变动………………83
    二 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丧失…………………………83
      (一)民事权利的发生或取得……………………………83
      (二)民事权利的变更 …………………………………84
      (三)民事权利的丧失 …………………………………85
    三 民事权利变动之原因:法律事实………………………85
      (一)法学中的“构成”理论与法律事实………………85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 ……………………………86
    复习题…………………………………………………………87
    案例分析………………………………………………………87
      错综复杂的钟青买电脑案………………………………87
  第四节 民事权利的保护和行使…………………………………88
    一 民事权利的保护…………………………………………88
      (一)公力救济……………………………………………88
      (二)私力救济……………………………………………88
    二 民事权利的行使…………………………………………92
      (一)民事权利行使的行使方法…………………………92
      (二)民事权利的行使人及行使能力 …………………92
      (三)民事权利行使的法律约束…………………………93
    复习题…………………………………………………………94
    案例分析………………………………………………………94
      (一)科尔伯格“道德困境” …………………………94
      (二)北大学生穿越施工工地被“罚款”案……………94
      (三)胡汉三吃饭不给钱案 ……………………………95
    问题与思考……………………………………………………95
    阅读书目………………………………………………………96
第四章 民事主体………………………………………………………97
  第一节 民事主体的确定…………………………………………99
    一 确定民事主体的标准……………………………………99
    二 民事权利能力……………………………………………99
      (一)民事权利能力的界定 ……………………………99
      (二)民事权利能力制度的适用原则……………………100
      (三)民事权利能力与“客观的权利”…………………100
    三 民事行为能力……………………………………………101
      (一)民事行为能力的界定………………………………101
      (二)民事行为能力的要素………………………………102
    复习题…………………………………………………………102
    案例分析………………………………………………………102
      美国的孩子M案 …………………………………………102
  第二节 自然人(一)………………………………………………103
    一 “自然人”的法律语义…………………………………103
      (一)自然人与公民………………………………………103
      (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伦理意义上的人……………103
    二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04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04
      (二)自然人的出生与死亡………………………………105
    三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08
      (一)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108
      (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09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9
      (四)无民事行为能力……………………………………110
      (五)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制度…………………………110
      (六)未成年人可以独立从事的法律行为………………111
    三 自然人的监护制度………………………………………112
      (一)监护的意义…………………………………………112
      (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113
      (三)精神病人的监护人…………………………………113
      (四)监护人的职责………………………………………113
      (五)担任监护人的争议及监护人的变更………………114
      (六)监护的终止…………………………………………114
    四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114
      (一)民法中的拟制………………………………………114
      (二)宣告失踪……………………………………………115
      (三)宣告死亡……………………………………………116
    复习题…………………………………………………………118
    案例分析………………………………………………………119
      (一)未成年人徐文颖绘画得奖案………………………119
      (二)农民杨封打工失踪案………………………………120
  第三节 自然人(二)………………………………………………120
    一 自然人的人格权与民法模式……………………………120
      (一)自然人人格权的界定………………………………120
      (二)人格权与民法模式…………………………………121
    二 自然人的一般人格权……………………………………121
      (一)一般人格权的界定…………………………………121
      (二)一般人格权的内容…………………………………122
      (三)一般人格权的功能及其与宪法的关系……………122
    三 自然人的具体人格权……………………………………124
      (一)序言…………………………………………………124
      (二)生命健康权…………………………………………124
      (三)姓名权………………………………………………125
      (四)肖像权………………………………………………126
      (五)名誉权………………………………………………127
      (六)隐私权………………………………………………128
      (七)自由…………………………………………………128
    四 自然人的住所……………………………………………129
    复习题…………………………………………………………130
    案例分析………………………………………………………130
      (一)侵害悼念母亲的权利案……………………………130
      (二)装修者在他人婚房自杀案…………………………130
      (三)《马桥词典》案……………………………………131
  第四节 法人(一)…………………………………………………13l
    一 法人:拟制与现实………………………………………131
      (一)法人的形成及其性质………………………………131
      (二)法人制度的功能……………………………………132
      (三)法人的有限责任……………………………………134
    二 法人的基本类型…………………………………………135
      (一)理论分类……………………………………………135
      (二)中国民法的分类……………………………………136
    三 法人的民事能力…………………………………………137
      (一)序言…………………………………………………137
      (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37
      (三)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37
      (四)民事责任能力………………………………………138
    四 法人的成立………………………………………………138
      (一)法人的成立与设立…………………………………138
      (二)法人的成立条件……………………………………138
      (三)法人设立的原则……………………………………139
      (四)法人组织的判断……………………………………140
    五 法人的住所………………………………………………140
    复习题…………………………………………………………141
    案例分析………………………………………………………141
      (一)王明和李达投资案…………………………………141
      (二)凋谢的玫瑰花案件…………………………………141
  第五节 法人(二)…………………………………………………142
    一 法人的机关………………………………………………142
      (一)法人机关设立的必要性……………………………142
      (二)法人机关的构成……………………………………142
      (三)法人机关的典型:公司的治理结构………………143
    二 法人的变更与消灭………………………………………144
      (一)法人的变更…………………………………………144
      (二)法人的消灭…………………………………………145
    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146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原因…………………………146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类型及其构成………………147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律效力……………………148
    四 无权利能力社团…………………………………………148
      (一)无权利能力社团的界定……………………………148
      (二)无权利能力社团的法律适用………………………149
    复习题…………………………………………………………150
    案例分析………………………………………………………150
      实达公司与四合公司债务承担案………………………150
    问题与思考……………………………………………………150
    阅读书目………………………………………………………15l
第五章 物………………………………………………………………153
  第一节 什么是民法上的物………………………………………155
    一 物的基本含义……………………………………………155
    二 物的范围限定……………………………………………157
      (一)私法上的物和公法上的物…………………………157
      (二)无体物………………………………………………158
      (三)物的被控制性………………………………………159
      (四)人体…………………………………………………159
      (五)物的流通能力………………………………………160
    三 物的整体与部分…………………………………………161
      (一)必要组成部分………………………………………162
      (二)临时性组成部分……………………………………163
    复习题…………………………………………………………164
    案例分析………………………………………………………164
      (一)医生移植死者器官案………………………………164
      (二)月球土地以及太空空间出卖合同案………………165
      (三)政府出租渔港………………………………………165
      (四)汽车出卖保留轮胎和阅读灯案……………………165
  第二节 物的分类…………………………………………………165
    一 动产与不动产……………………………………………166
      (一)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意义…………………………166
      (二)不动产………………………………………………167
      (三)动产…………………………………………………168
    二 主物与从物………………………………………………169
      (一)概念…………………………………………………169
      (二)从物的认定…………………………………………169
      (三)处理原则……………………………………………170
    三 原物与孳息………………………………………………171
      (一)概念及意义…………………………………………172
      (二)孳息的归属…………………………………………172
    复习题…………………………………………………………175
    案例分析………………………………………………………175
      (一)填埋砂石归属争议案………………………………175
      (二)卖自行车保留车锁案………………………………175
  第三节 财产、企业、动物………………………………………175
    一 财产和物的区分…………………………………………175
    二 企业作为财产权利客体…………………………………177
    三 动物………………………………………………………179
      (一)动物是不是物………………………………………179
      (二)对动物的民法保护…………………………………180
    复习题…………………………………………………………181
    案例分析………………………………………………………18l
      (一)企业转让后原企业名称使用权争议案……………181
      (二)“非典”防治与果子狸灭杀案……………………181
    问题与思考……………………………………………………182
    阅读书目………………………………………………………183
第六章 法律行为………………………………………………………185
  第一节 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187
    一 法律行为的用语及其形成………………………………187
      (一)法律行为的用语……………………………………187
      (二)“法律行为”术语的出现…………………………187
      (三)《民法通则》中的“民事法律行为” …………188
    二 法律行为的判断…………………………………………188
      (一)法律行为的特征……………………………………188
      (二)法律行为的判断标准………………………………189
    三 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190
      (一)法律行为与国家配置资源…………………………190
      (二)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190
    复习题…………………………………………………………19l
    案例分析………………………………………………………192
      叔叔为奖励赠与侄儿案…………………………………192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类型…………………………………………192
    一 单方法律行为和双方法律行为…………………………192
    二 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193
    三 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194
    四 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194
    五 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194
    六 负担法律行为和处分法律行为…………………………195
    复习题…………………………………………………………196
    案例分析………………………………………………………196
      法律行为的个数…………………………………………196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核心——意思表示…………………………196
    一 意思表示的用语及其形成………………………………196
    二 意思表示的构成…………………………………………197
    三 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198
      (一)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198
      (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199
      (三)特殊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200
    四 意思表示的解释…………………………………………201
      (一)意思表示何以要解释………………………………201
      (二)意思表示的解释方法………………………………201
      (三)意思表示解释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206
    复习题…………………………………………………………207
    案例分析………………………………………………………207
      (一)希腊两难推理诉讼的解释…………………………207
      (二)罗马法学家留下的疑难案件………………………208
      (三)毛泽东诞辰名贵手表案件…………………………208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208
    一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208
      (一)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条件…………………………208
      (二)法律行为的特殊成立要件…………………………208
    二 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2l1
    三 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214
    四 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附条件和附期限的
      法律行为…………………………………………………214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214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216
    复习题…………………………………………………………217
    案例分析………………………………………………………217
      (一)中学生欺诈成年入案………………………………217
      (二)哪些行为不违反公序良俗…………………………218
      (三)舅舅附条件赠与反悔案……………………………218
  第五节 瑕疵意思表示……………………………………………219
    一 瑕疵意思表示的界定……………………………………219
    二 意思表示不真实…………………………………………219
      (一)真意保留……………………………………………219
      (二)虚伪表示……………………………………………220
      (三)隐藏行为……………………………………………221
      (四)戏谑意思表示………………………………………222
      (五)错误…………………………………………………223
    三 意思表示不自由…………………………………………225
      (一)欺诈…………………………………………………225
      (二)胁迫…………………………………………………226
      (三)乘人之危……………………………………………228
    复习题…………………………………………………………229
    案例分析………………………………………………………229
      (一)价目表打印错误案…………………………………229
      (二)赠与还是买卖………………………………………230
  第六节 瑕疵法律行为的效力……………………………………230
    一 瑕疵法律行为的三种法律效力…………………………230
    二 法律行为无效……………………………………………23l
      (一)无效法律行为的类型………………………………231
      (二)无效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231
      (三)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232
    三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233
      (一)可撤销法律行为的类型……………………………233
      (二)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效力……………………………233
    四 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235
      (一)效力未定法律行为的类型…………………………235
      (二)效力未定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235
    复习题…………………………………………………………236
    案例分析………………………………………………………236
      (一)老烟民买假烟案……………………………………236
      (二)配眼镜受伤案………………………………………237
    问题与思考……………………………………………………237
    阅读书目………………………………………………………238
第七章 代理……………………………………………………………239
  第一节 代理概论…………………………………………………241
    一 代理的基本意义…………………………………………241
      (一)什么是代理…………………………………………241
      (二)代理的属性…………………………………………242
      (三)代理在民法中的位置………………………………242
    二 代理的构成要件…………………………………………243
      (一)有效的代理行为……………………………………243
      (二)公开的代理关系……………………………………244
      (三)正当的代理权………………………………………245
    三 代理的法律后果…………………………………………245
    四 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46
      (一)代理与委托…………………………………………246
      (二)代理与行纪…………………………………………246
      (三)代理与居问…………………………………………246
      (四)代理与代表…………………………………………247
      (五)代理与传达…………………………………………247
    复习题…………………………………………………………247
    案例分析………………………………………………………248
      (一)妹妹与姐姐的恋人申请结婚登记案………………248
      (二)弟弟代替哥哥申请婚姻登记案……………………248
  第二节 代理权……………………………………………………248
    一 代理权的取得……………………………………………248
      (一)如何取得代理权……………………………………248
      (二)意定代理权的取得…………………………………249
    二 代理权的行使……………………………………………250
      (一)代理权行使的规则…………………………………250
      (二)代理权的滥用………………………………………251
    三 代理权的消灭……………………………………………252
    复习题…………………………………………………………253
    案例分析………………………………………………………253
      (一)张无忌代理岳不群出卖房屋案……………………253
      (二)父亲代理儿子接受赠与并出售房屋案……………254
      (三)李鬼购买假酒案……………………………………254
  第三节 代理的分类………………………………………………255
    一 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255
    二 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256
    三 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256
    四 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257
    五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258
    六 有权代理与无权代理……………………………………258
    七 主代理与复代理…………………………………………259
    复习题…………………………………………………………260
    案例分析………………………………………………………260
      水晶项链案………………………………………………260
  第四节 无权代理…………………………………………………260
    一 无权代理的基本意义……………………………………260
    二 狭义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261
    三 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262
      (一)被代理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263
      (二)被代理人与无代理权人的法律关系………………264
      (三)无代理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64
    复习题…………………………………………………………265
    案例分析………………………………………………………265
      (一)韦小宝卖画案………………………………………265
      (二)周伯通办好事案……………………………………265
  第五节 表见代理…………………………………………………266
    一 表见代理的基本意义……………………………………266
    二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267
    复习题…………………………………………………………268
    案例分析………………………………………………………268
      身份证遗失案……………………………………………268
    问题与思考……………………………………………………269
    阅读书目………………………………………………………270
第八章 时间……………………………………………………………271
  第一节 期日与期间………………………………………………273
    一 民法中的时间……………………………………………273
    二 期日………………………………………………………273
    三 期间………………………………………………………274
      (一)期问的基本意义……………………………………274
      (二)除斥期间……………………………………………275
    复习题…………………………………………………………275
    案例分析………………………………………………………275
      (一)房产商交付房屋案…………………………………275
      (二)无名被迫卖剑案……………………………………276
  第二节 时效………………………………………………………276
    一 时效的基本意义…………………………………………276
    二 诉讼时效…………………………………………………277
      (一)诉讼时效的意义……………………………………277
      (二)诉讼时效的客体……………………………………277
      (三)诉讼时效的分类……………………………………278
      (四)诉讼时效的计算……………………………………279
      (五)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279
      (六)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281
      (七)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282
   复习题……………………………………………………………283
   案例分析…………………………………………………………283
     (一)董北占有崔华房屋案…………………………………283
     (二)河马咬死女生案………………………………………283
   问题与思考………………………………………………………284
   阅读书目…………………………………………………………285
复习题解答提示…………………………………………………………286
术语索引…………………………………………………………………297
主要参考文献……………………………………………………………304


更新日期:2004/11/24
阅读次数:9629
上一条:陈自强  民法讲义II-契约之内容与消灭
下一条:于敏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与过失相抵
    相关著作
孙宪忠   《中国物权法总论》第二版
孙宪忠著  论物权法 (修订版)
孙宪忠  争议与思考:物权立法笔记(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孙宪忠  争议与思考——物权立法笔记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孙宪忠民法研究系列)
孙宪忠  物权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用教材)
孙宪忠  中国物权法原理(高级法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