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整个民法典的基础,《物权法》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从酝酿到出台,被民法学者王利明谓为“立法非常复杂”的《物权法》历时13年,连破六审、七审纪录,经历了不同寻常的波折,在艰难中作出抉择。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存在着重大争议问题,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的保护、公共利益、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所有权取得制度中特别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和拾得遗失物制度、用益物权的类型选择、担保物权中的立法技术问题、不动产登记等问题。为此,本期专题研究聚焦《物权法》实施,选刊了邓张伟的《论不动产登记机构的选择》、包俊的《论我国城镇房屋拆迁法律制度之重构》、李凤章的《身份化的幽灵:物权法土地制度批判》、严世林的《试论不动产的概念及登记》及徐卫华的《质权设立应以交付抑或占有?》,围绕《物权法》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也希翼籍此机会为关心中国物权法实施的国内外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个网络交流平台,集中整个法学界和全社会的学术资源,为全面实施我国物权法及物权法的司法解释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本期特别奉献栏目向大家推荐傅静坤的《论我国区分所有住宅小区多数停车位的权属性质及其法律适用》和秦海的《〈物权法〉关于住宅小区内车库(位)规定的理解和适用问题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保有量也越来越多,作为业主的代步工具的存放地点,车库的辅助功能也越来越重要。车库和停车位与居住环境、生活条件越来越密切,成为现代城市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传统物权法只注重业主的建筑区分的归属问题,而车库、车位一直是法律所忽视的冷角,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引发诸多争议。车库的归属是建筑物区分所有中的一项具体制度,该制度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权益保护,也关系到整个小区的和谐。本文作者论述车库归属问题,首先从车库的性质入手,他认为不同性质的车库有不同的归属办法,但从根本上要考虑到车库的依附性同时兼顾公平角度来权衡开发商及业主的利益,并且提出在司法实务中的具体解决办法。 本期的理论分析选录了四篇文章,分别为谢荣华、高丽宏的《财产保险合同中受益人的地位》、李青达的《监督与制约:检、法关系论——民事审判检察监督的困境、原因及立法建议》、尤中琴的《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实例辨析》及李凤琴《试论孤儿作品的利用困境及立法策略》。其中,《试论孤儿作品的利用困境及立法策略》以我国著作权法所未予规定的“孤儿作品”为研究对象,现实中存在着孤儿作品利用的困境,而我国著作权法却无相关规定,而本文分析了孤儿作品的概念,并将其与匿名作品进行比较,在借鉴国外法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特许性法定许可制度解决孤儿作品问题。国内学者对“孤儿作品”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开拓性,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著作权制度有参考价值。 在本期实务探讨栏目中,分别刊载了周媛的《本案涉及同时履行抗辩权还是留置权?》、方文光《不动产所有人对非法侵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比较研究——从一例非法转租房屋内热水器致死损害赔偿纠纷案谈起》、王红亚、赵东的《一起确认债权债务关系灭失案的评析》共三篇文章,以期对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一个可供探讨交流的平台。 本期法学随笔栏目共选录了两篇文章,分别为杨建华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杜云宏的《由被告人不坐囚笼想到的……》。在《由被告人不坐囚笼想到的……》一文中,探讨了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座席问题及其背后的法律理念,既涉及了抽象的法律理念又结合具体的法律规范,发人深思。 本期的法律书评栏目刊载了陈光卓的《评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的因果关系论》。作者在相当因果关系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用案例进行佐证,并反对曾世雄先生简单地将相当因果关系否定并直接应用规范目的说。 本期域外法制栏目刊载的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生、明德民商法研习社社长王竹翻译的美国法学会《侵权法重述•第三次•责任分担》(中英文对照翻译)一文。译文作者英语功底扎实,专业功底深厚,曾参与多项重大课题项目研究,并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科研成果丰硕。 第十期目录 特别奉献 论我国区分所有住宅小区多数停车位的权属性质 傅静坤 《物权法》关于住宅小区内车库(位)规定的理解和适用问题研究 秦海 专题研究 身分化的幽灵:物权法土地制度批判 李凤章 论我国城镇房屋拆迁法律制度之重构(上) 包俊 论我国城镇房屋拆迁法律制度之重构(下) 包俊 论不动产登记机构的选择 邓张伟 试论不动产的概念及登记 严世林 质权设立应以交付抑或占有 徐卫华 理论分析 财产保险合同中受益人的地位 谢荣华,高丽宏 监督与制约:检、法关系论 李青达 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实例辨析 尤中琴 试论孤儿作品的利用困境及立法策略 李凤琴 实务探讨 本案涉及同时履行抗辩权还是留置权 周媛 不动产所有人对非法侵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比较研究 方文光 一起确认债权债务关系灭失案的评析 王红亚,赵东 法学随笔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杨建华 由被告人不坐囚笼想到的…… 杜云宏 法律书评 评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的因果关系论 陈光卓 域外法制 美国法学会《侵权法重述•第三次•责任分担》(中英文对照翻译) 王竹
步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研究生、网刊主任助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