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动态报道
自贸区正式挂牌之后 众金融机构积极谋变
上传时间:2013/10/3
浏览次数:1499
字体大小:
内容提要: 核心提示:多位银行分析人士认为,预计不久之后,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银行将突破牌照限制,开办离岸业务,从而推动建立全球人民币的创新、交易、定价、清算中心。

历经数月的等待,9月29日这一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终于宣告正式挂牌。此前的9月27日,自贸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

这两天,境内境外、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对上海自贸区的关注度亦随之不断升温。而作为自贸区改革方案中的重头戏,金融投资领域的政策和变化自然最受重视。

近三天来,包括银行、私募等在内的机构,纷纷就自贸区实施细则召开紧急专项会议,并探讨是否也可以借助“东风”;沪上关于自贸区的各类论坛也越来越多,涉及多个行业,且几乎场场爆满。而证券市场上,机构、投研、股民等更是研判、揣摩着之前疯狂的自贸区概念后市将会表现如何。

银行已做好“迎战”准备

金融改革是自贸区方案中的最大看点,尤其对银行来说,意义不凡。

根据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在自贸区,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或可设立外资银行;民营资本开银行的愿望或将得到更快满足,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可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条件具备时,自贸区内还将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最主要的创新则体现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及离岸金融业务试点上。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可创造条件先行先试。

多位银行分析人士认为,预计不久之后,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银行将突破牌照限制,开办离岸业务,从而推动建立全球人民币的创新、交易、定价、清算中心。

不过,总体方案出炉后,市场上也传出了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从货币角度分析,自贸区关于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离岸业务等方面的改革很难实现,甚至可能导致货币体系混乱。

对此,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等分析人士认为,在自贸区金融改革架构下,必须要实现资金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为使对内、对外资金在自贸区内互通有无,这两个决定价格的核心要素必须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内的银行将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海外业务扩大,如人民币离岸业务试点;二是新业务增长;三是有机会打通国内与国际业务之间的通道。“将为银行带来新的盈利点,银行中间业务等也会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具体银行方面,据记者的了解,对于自贸区金融改革大多颇为兴奋。早在方案出炉之前,各大银行就已经开始了积极备战。9月27日方案发布当天,浦发银行已迫不及待地宣布率先取得了设立自贸区分行的资格。此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行、平安等银行也均提交了在自贸区开设分行的申请,预计不久也将获批。

上海银行相关负责人王红漫日前告诉记者,他们已准备将外高桥支行升级为分行,并根据相关改革政策制订业务方向。

而相对来说,那些目前尚未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设立分行的其他股份制银行,则因注定抢不到“头啖汤”而有些郁闷。

据悉,外资银行中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也已做好了进入自贸区的准备。有分析人士称,一旦部分外资金融机构率先入驻自贸区,将显著提升外资参股金融机构的价值。

其他金融机构踌躇满志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方案中还是提及了对期货、保险等金融领域的改革要点。包括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区内设立金融服务平台;允许保险业向外资开放;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等。

尽管只是寥寥数语,但相关金融机构还是因此而满怀憧憬。

有保险人士分析说,如果自贸区允许外资保险直接进入,境外保险产品有可能直接面向境内居民,一方面为境内居民提供了多样选择;另一方面或将对境内险企格局造成冲击。“不过短期内估计难以成行,在这一空隙,境内险企一定会提前完善自己,也会布局自贸区”。

在记者对各机构的采访中,私募投资基金,尤其外资私募,对自贸区政策尤为称赞。法国欧瑞泽投资基金大中国总裁陈永岚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是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的起点,对外完全与国际接轨,对内是个新的“特区”,不同于深圳产业特区的“法律特区”。

他说,公司已经决定在自贸区内成立总部型机构,自贸区新政对公司在文化产业、文化金融产业、现代投资贸易方面的发展构成重大利好。

自贸区方案中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方案提出,融资租赁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将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各类融资租赁也可突破境外设置项目公司的监管限制,被允许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

上海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有将注册地址迁至自贸区的计划,公司最为看好那里的税收政策。

目前,摩恩电气(002451.SZ)等不少上市公司都已经设立了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且不乏在上海设立公司。某券商制造业分析师就透露,不排除这类公司将融资租赁子公司迁往自贸区。

自贸区概念不倒个股将分化

自8月下旬开始,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便成为了A股市场上一面领涨大旗,多只概念股涨幅翻倍,“龙头”外高桥的涨幅甚至超过了300%。

不过,临近自贸区挂牌之时,从9月26日开始,这一概念板块却飞流直下,上演了连续两日的大面积跌停行情。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A股市场概念炒作向来有“见光死”的传统,而随着自贸区挂牌,概念炒作已经结束;另一种是从方案实施细则推断,自贸区概念并非单纯的“概念”,它的影响深远,因此,行情还会向纵深发展。

如上海中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许仰东所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不久将逼迫我们去熟悉,而且将与这个城市的明天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贸区的设立对房地产行业的推动不可小觑,它是一个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注册的企业未必需要在那里经营才能享受各项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如果有更多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或扩大现有业务规模,那么上海全市的商业地产所有者以及金融服务机构都有可能获得更多商机。

资深投资人唐先超日前表示,自贸区方案的内容不仅利好实力银行、金融租赁、港口海运等行业,更利好游戏娱乐等相关行业。

方案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具体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和呼叫中心。从市场反应看,这项内容颇受关注。

不少信息行业研究员随后也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已持续了13年的游戏机禁令将在上海自贸区终结,在此背景下,与游戏机生产相关的软硬件公司或将在后市获得市场资金的青睐。

唐先超认为,根据自贸区方案对外资电信、建筑设计、旅游服务和人才中介等领域的支持,国内的这些行业可能遭到冲击。

他说,之前,上海自贸区概念的炒作更多的是跟风盲炒,几乎所有上海本地股都上涨,但后市,随着自贸区总体方案及实施细则的出炉,相关个股将走向去伪存真的分化演绎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丹 上海报道)

(责任编辑:汪洋)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360诉腾讯“反垄断”案二审宣判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十八届四中全会今召开 “法治中国”料出顶层设计
证券公司短期债业务试点启动
首批央企试点改革方案落地 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最高法就审理信息网络侵害案件相关司解答问
最高法公布8起网络侵害人身权益典型案例
财政部就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关问题答问
>>> 更多

 

  热点专题
  还没有热点文章!

  专题
 聚焦“最牛钉子户”
 关注物权法
 入世与中国司法改革
 关注物权立法
 关注就业促进法(草案)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聚焦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