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法学茶座
公务礼仪繁复病在落后心态
唐昊    广东学者
上传时间:2007/3/27
浏览次数:4165
字体大小:

  据2月26日《现代金报》报道,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农历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对全省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坚决简化公务礼仪。公务接待原则上不陪餐,不搞层层陪同,不送土特产,也不得在辖区边界组织公务迎送活动等。

  其实,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繁复的公务礼仪不仅是浪费问题,很多时候还与行政权力受监督制约的程度以及官员政治心态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排场”最大的,乃是历史上各个专制王朝的皇族。其隆重的仪式、繁复的礼节、奢华的装扮,乃是小民百姓望尘莫及的。这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夸张,虽不一定完全出于皇帝自己的喜好,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皇权要求的势所必至。

  当然,我们不能拿今天所说的政府公务礼仪与古代皇朝礼仪作简单对比。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国家,公务接待及其礼节仪式都是必需的、也是正常的。其作用,一是简化,即把人与人在公务过程中的关系以规范形式表现出来,让接待等行为有章可循,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尊重,如同女人出门要化妆一样,在人际交际中,礼节的存在表现了对别人和自己的尊重;三是延续传统,有时礼仪的存在不是为了“有用”,而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习惯而已。如英国人至今保留王室,并追捧其出行、结婚、换岗等仪式,是因为这些礼仪程序已凝固为一种传统,构成了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在这些国家,总体来说官员“排场”比我们要小得多。记得有一次到英国一个城市,市长亲自接待我们,也不过是请喝咖啡;一位大学校长招待我们包括副校长在内的“贵宾”,只是在学生食堂开饭而已。反倒是我们同学自己做中国菜回请他们,他们一个个吃得滚瓜溜圆,好像八辈子没吃过好东西一样。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如果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依法受到民众的严格监督与制约,那么所有的公务人员都会“小气”。因为所谓“公务花费”,其实每一毛钱都来自纳税人的口袋。

  在当下中国,考察、吃喝招待等公务花费每年动辄几千亿,已经成为纳税人庞大的负担。一些官员要求高规格的接待礼仪,也不一定就是为了吃点好的、喝点好的,重要的还是那种层层陪同、前呼后拥的主宰者感觉。更有甚者,有的领导把当地所有穿制服的部门组织起来搞“阅兵式”,说到底,都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心态在作怪。

  在把“平等”作为政治准则的当代社会,这些搞法会承受极大的社会压力。近年来,因“阅兵式”等夸张礼仪而丢官的就大有人在。浙江省这次要求坚决简化公务礼仪,所针对的正是这种落后的政治心态。

  其实,繁复的公务礼仪屡禁不绝,真正的问题乃是官员产生这种政治心态的基础———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一把手”掌握生杀大权、并且不受惩罚,这种讲求奢华的心态就会在实践中得以表达。所以,真正要改变官员公务礼仪的奢华浪费,不能单靠发一些“四菜一汤”的文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改变目前这种权力结构,让民众(或曰纳税人)有机会监督和决定官员的去留。如此,官员们的“排场”自然失去了心理和物质基础。

出处:新京报网站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唐昊 “随机性问责”需要转变为“程序性问责”
唐昊 公开透明才能让中国慈善站得更直
唐昊 法治指标化离法治政府有多远?
唐昊 公务礼仪繁复病在落后心态

 

  热点专题
  还没有热点文章!

  专题
 彭水诗案
 邱兴华案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集体辞职”事件
 “艳照门”事件
 “许霆”案专题
 512汶川大地震
 党的十七大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