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03年,《元照英美法词典》诞生面世,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二百余位法学教授、研究员、慎选之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散处京、沪、宁、杭、港、台各地及海外对英美法素有学养的老学者、专家同仁等编纂人员协力完成。本词典以自19世纪以来的英美法词典、百科全书、判例集、法律汇编、各部门法学专著等作为基础资源,并旁及加、澳、新等国法律词书及其法律与法学专著,综合编纂。(词典总审订潘汉典教授语) 词典面世以来,它的意义在许多学人中得到了反复的验证: 1.通过为不断增长中美间法律上的理解提供一个机会,这部词典将能促进强有力的公正的法律制度得到迅速发展。 2.这部词典将为中美法律界提供更紧密联系的基础。例如,这部词典很可能成为两国律师的比较法培训的必备工具,一如《布莱克法律词典》在美国法律训练中的传统功用。 3.本词典将会成为对法律学者具有特别价值的参考书,而且,极有可能对法律著作的翻译起到促进作用。 4.因为法律基础对于商业制度的发展和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上述的益处将会巩固中美之间的商业关系。两个伟大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全球经济中将越来越重要。”(美国著名法学家乔治•J•西德尔教授语)
毋庸置疑,了解是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制度的前提和必经之路,以何种立场来对待国外的事物——倡导批判或者借鉴移植,更是无法脱离了解这个基本前提,否则一切都是无意义的空谈。《元照英美法词典》的编撰者们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国外的法律和制度应有的心态。首先,在词义上,他们尽可能地予所有的词语以本来的面貌,它是怎么来的,后来有什么变化,为何又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意思;其次,他们寄望于中国治英美法的学人以及希望从英美法汲取经验的法律实践者们能够依托《元照英美法词典》这个工具,客观、公允地认识与评价英美法。 今日,我们仍然无法妄加判断,《元照英美法词典》就是了解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捷径,但这部词典所折射出来的编撰者们对知识追根溯源的求索精神,特别是他们在追求、解释、维护法治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开放心态是更为可贵可敬和值得后人效仿发扬的。 这本堪称集萃英美法术语最全备的中文版词典历经10年,在2013年岁末(12月4日)出品了保留原版完整内容的缩印版,共计460万余字,收入及注释5万余词条、并附图表30幅、历史文献8件并进行了个别勘误,重新装帧印制,外饰庄重不苟,内文端庄俊雅。 在《元照英美法词典》出版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完整保留原版内容的缩印版,在书本尺寸方面更便于英美法学习者的携带、翻阅,书价更为平易近人,这其中也蕴含着期盼鼓励更多法学人投身于英美法学习中,并有所收获之意。
【编者简介】 词典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二百余位法学教授、研究员、慎选之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散处京、沪、宁、杭、港、台各地及海外对英美法素有学养的老学者、专家同仁等编纂人员协力完成。
【推荐语】
可以说(这部词典)不仅提示中国法学界的学术水平,而且应当算是东亚比较法学界的创举之一。 ——高见泽磨 日本东京大学法学教授,日本东京大学1994年法学博士 《元照英美法词典》编纂有年,深信这部词典将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翻译需要,这一成果无疑能减轻学习英美法过程中的艰难困苦。编者竭尽所能贴近原文,即英文和拉丁文的原意,并且根据当代汉语的用法来译述,以期提供易懂的文体。 ——姚启型 美国圣玛丽大学教授,东吴大学1928年法学士,美国密歇根大学1930年法学博士
霍姆斯大法官尝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倘若这一论断是真实的,那么,对过去的经验、对他人的经验的学习无疑包含更大的价值。发端于中世纪英格兰的习惯法经历几个世纪的风雨变迁,演变成了如今洋洋大观的英美普通法系。 ——卢峻 中央大学法学院前院长,东吴大学1930年法学士,美国哈佛大学1933年法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