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林海,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法律史、金融史。曾留学德国、爱尔兰等国。现供职于中国证监会。专著《帝国枢密法院:司法的近代转向》于2010年11月由法制出版社出版。曾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在法治周末、新产经、检察日报等刊物上开设专栏。
内容简介: 那是怎样一个时代?是骑士精神进入博物馆、工业文明彻底占据主导的时代。是百事可乐与爵士乐全面兴起,人们终于开始放弃对科学的迷信的时代。现实主义法学和社会法学在完成了对历史法学、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的整体继承之后,建立起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的法律观。埃利希关于“活的法律”的说法,就产生于那个时代。不再盲目相信法条的客观理性,而是更多地回归每个个案带来的直观感受。套用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的那句名言“美比历史还真实”,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个重视“在场”的时代里,感受比历史还真实。 可惜的是,在本书中提到的种种瞬间,都是无法再亲身感受的。这些瞬间都已经过去。留给世人无限的怀念与感慨。它们或是成为法律发展的转折,或是折射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或是成为民族兴亡的一面镜子,或是在荒诞奇诡中似有冥冥真意。因为这些瞬间的经典、精彩与不可复制,更因为前述对于感受的至高敬意,本书试着将一个个瞬间及其那一个个“当下”的感受记录下来。
目录: 第一章 历史转折的瞬间 一、星条旗保护焚烧它的人 二、我国台湾地区司法界的道德自新运动 三、私立高校的奠基之诉 四、风能产权之争 五、从自由向安全的转折 六、虽败犹荣的男女平权之争 外一篇:女性普选艰辛路 七、缓刑起源于老鞋匠的一时善念 八、“暴排法案”开启日本打黑新时代 九、禁毒的国际合作之端 第二章 时代聚焦的瞬间 一、“苏格兰玫瑰”命丧《煽动言论法》 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受禁案 三、约翰•马歇尔大法官的海盗情结 四、《乌托邦》之父受难绞刑 五、《政府伦理法案》斗败众议院议长 六、“老残”被捕 七、两位韩国元首同庭受审 第三章 游子辛酸的瞬间 一、持续130年的《排华法案》 二、确立“出生地原则”的华人身份之诉 三、契约华工在南非的血与泪 四、华裔间谍科学家案始末 五、林肯会馆走出的中国面孔 六、一个中国记者亲历的纽伦堡审判 第四章 血泪难凝的瞬间 一、刺杀梅第奇事件 二、宗教裁判所的历史遗憾 三、Bloody Sunday四十周年祭 四、猎鹿引发的血案 五、慕尼黑的血色奥运 第五章 奇诡荒诞的瞬间 一、裸体“阿佛洛狄忒”受审记 二、东京法庭上的真假赵碧琰 三、难解之谜:周璇遗产案 四、推理侦破炸弹疑案 五、不了了之的毒糖奇案 六、德国乳品巨头“毒豆奶粉”丑闻 七、颁给荒诞诉讼的年度大奖 八、科州的食人恶魔案 九、失窃两次的《蒙娜丽莎》 十、酗酒引发的原油泄漏案 十一、和斗牛士说再见 十二、催人自杀的忧伤 第六章 人性善恶的瞬间 一、迟到了55年的沉冤昭雪 二、中国辛德勒用签证拯救生命 三、以血祭旗的打黑先锋 四、扭曲了的“更高更快更强” 五、公海上的手术台 六、南非每26秒发生一起强奸案 七、愤怒的新娘 八、德国三胞胎的越狱“掉包”案 九、真假难辨的“最离奇自杀案”
精彩书摘: 一、星条旗保护焚烧它的人 2006年6月27日,美国参议院以66票赞成34票反对、未能达到2/3多数的表决结果,宣布国旗保护修正案人宪的动议再度搁浅。继1990年以来,“护旗派”推动国旗保护人宪的努力第五次在参议院铩羽而返。在国旗问题上,33年前的得克萨斯诉约翰逊案中,肯尼迪大法官的名言仍然无法撼动:“一项痛苦而又基本的事实,是星条旗保护焚烧它的人。” 国旗代表美国 虽然人人都知道星条旗是美国的象征,然而鲜有人知的,是美国何时才开始有第一面正式的国旗。最初,美国国旗并没有绝对的权威,因为建国者们并不愿意建立一个过于集中的独裁机器,始终坚持着联邦与州之间的适当对峙。因此,很少有人能够说得上美国国旗最初的模样。不过有据可查的是,当初向英王造反时,义军的旗帜上.只有一条盘着的响尾蛇,高高地抬头吐着舌头,底下是一行字:“不要踩着我!”建国很久了,没有人认真地去统一国旗的模样,更谈不上有人要烧国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