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甄增水,男,1966年生,汉族,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副教授。主研民法、商法,在《法商研究》、《法学杂志》、《私法研究》、《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法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作为副主编或者撰稿人撰写多部教材,文字总数达50万。   刘志远,男,1974年生,满族,华北电力大学高级工程9币,监察处处长。
  【内容简介】   《民法中的善意》从善意在民法中的历史发展人手,研究了善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民法中的地位,揭示出善意在民法中的分立式发展特点,善意和诚信分离的原因缘于其二者在民法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善意在规范中的应用表现在各种具体的制度中,各种制度体现了民法一个基本价值选择,即法律保护善意。这种保护方法因具体的制度的不同而各异,或为物权的取得,或为债权的救济,或为责任的减免,或为主张法律行为有效的有利地位。就物权的保护制度而言,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对制度本身的构建有着决定性影响。不同的国家基于不同的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作用,对善意的保护在程度上是不一致的。
  【目录】 第一章 善意的意义  第一节 善意在民法中的发展历程   一、罗马法中的善意   二、中世纪民法中的善意   三、近现代民法中的善意  第二节 善意与诚信   一、善意与诚信分立的原因   二、诚信的意义   三、善意的意义  第三节 善意与过错、恶意等概念的关系   一、善意与善良风俗   二、善意与过错   三、善意与道德   四、善意与恶意 第二章 善意与诚信的功能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