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法律文化】郑永流:法学野渡——写给法学院新生(第二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价格:29


【作者简介】
  郑永流
  湖北省人,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系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教授,主讲法理学、法社会学和比较法总论。出版著作存《法治四章》、《法律方法阶梯》、《转型中国的实践法律观》等。翻译著作有:《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法律思维导论》、《为权利而斗争》等。

【内容简介】
  作者以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视角,来审视法学的学习,以“至简、实用、可读”的原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法学学科的特性、法律人的思维、职业理想,到法律人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论文的写作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导法学院新生迈入法律之门,顺利“登堂入室”。

【目录】
引言  从走兽到飞禽
上  法学气象万千
卷一  法学的“国民性” 
卷二  最古老的学院 最古老的专业 
卷三  多少法律清风识 
卷四  在法学地图上 
卷五  法律人这样思维 
卷六  大师辈出 高山仰止 
卷七  职业景色 
下  法律人如何养成
卷八  在有航标的河流上淌过 
卷九  爬上法学的知识树 
卷十  主课研习 
卷十一 互联时代的信息获取 
卷十二 论文不是讲故事 
卷十三 天下第一考 
卷十四 国内外进阶之路 
尾 声 再回首,为何叩开法学朱门?
余 白

【精彩片段】
  英国名相丘吉尔曾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战说道:战争是如此残酷,以致只有用谎言来掩护真理。比附一下,拿破仑想让农民在烛光下也能读懂《法国民法典》,终敌不过作为语言文本的法律不易理解之本性,如“善意占有”绝不是“好心地占有”,“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住宅包不包括前店后家式的地方?以致需要有一批以解释法律为志业者。所以,“不读阿佐的书,进不了法院的门”这句中世纪的名言,至今为人铭记。
  理解法律不易,因理解而形成的体系性知识——法学,当是专门家之事。既是如此,法学便有入门、深造、自成一系等等位阶。其中,如何领人进门,至关重要。因为近些年来,每年九月都有十万之众迈入中国各大学法学院,无论她或他体悟到与否,这一步实是一种骤变,其可能的一般含义有几个:其一,在生活场域上,从中学到大学;其二,在身心上,从少年到成人;其三,在智识上,从记忆到创造。而其特殊之处在于,从受生活世界支配的芸芸众生到规制社会的法律人。能否使他们由走到飞,把他们训练成这样的法律人,怎样的入门基本上决定着怎样的出门,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各名校,再牛的大牌教授也要为青涩新生讲课的原因。
  入门的路也有多条,上述由大牌教授亲传为其一,但即便是把礼堂变课堂,听众仍有限,也不是校校有尧舜。显而易见,编写入门读物是另一条更为便利的路。约在五六年前就想写点这类读物,但不时被“更重要”的事务阻却,且我也深知,领人进法学之门,不似酒店茶楼门童,劳动在举手之间,常常是,要么让人找不着北,要么令人望山跑死马。难怪鲁迅说,写通俗文章非大家莫属,话中既透出谦逊,也不乏实情,想必这也是中国法学作品呈几何增长态势,独缺精到的这类读物之原由。
  浅斟低唱有真需求,尽人皆知,但真需求需真功夫。五年前就有出版社约我写此风格文字,生怕举重不若轻,未敢应允。只是2008年拿出了《法律方法阶梯》之后,听人评说,有点深入,也还浅出,增添了些许信心。加上又遇出版方的再三力邀,遂以真需求遮掩真功夫,决定再试笔力。


更新日期:2013/10/3
阅读次数:685
上一条:  【法律文化】林达:林达作品集(全九册)
下一条:  【港澳台及外国著作】[美]理查德·拉撒路斯等编:环境法故事
    相关著作
  【法律随笔】欧阳立春:法官的思维与智慧
  【学术著作】王韶华:前行中的思考:司法热点问题探究
  【法律实务】刘卫:律师公司业务与技能
  【学术著作】陈文煊:专利权的边界
北京朝阳律协  【法律实务】律师之师
  【法律实务】曾海滨,唐青林:企业纠纷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
  【法律实务】唐青林,王玲: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