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公司法总论 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 1 第二节 公司的概念及特征 11 第三节 公司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的关系 21 第四节 公司的分类 28 第五节 公司法的渊源 39 第六节 中国公司法的回顾与前瞻 46 第二章 公司设立 第一节 概述 57 第二节 公司设立要件 61 第三节 公司设立程序 69 第四节 公司发起人 78 第五节 设立中公司 82 第六节 公司设立无效 87 第三章 公司自治 第一节 公司自治概述 91 第二节 公司章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与股东协议 95 第三节 分红比例与表决比例自治 101 第四节 公司经营范围自治 104 第五节 公司的转投资自由 107 第六节 公司的承包经营 114 第七节 打造服务型政府,鼓励公司自治 121 第四章 公司资本 第一节 公司资本与资本三原则 132 第二节 最低注册资本制度 138 第三节 法定资本制项下的股东分期缴纳出资制度 143 第四节 股东的出资方式 147 第五节 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 160 第六节 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 176 第五章 股东权 第一节 股东权概述 185 第二节 股权、物权与债权之比较 192 第三节 弘扬股权文化的若干思考 203 第四节 股权平等原则 213 第五节 向弱势股东适度倾斜的原则 219 第六节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 224 第七节 股东诚信原则 235 第八节 股东资格的确认 244 第九节 股东的账簿查阅权 254 第十节 股东的分红权 259 第十一节 退股权 272 第十二节 股东对瑕疵公司决议的诉权 279 第十三节 股东代表诉讼 292 第十四节 股东累积投票权 300 第十五节 股东的质询权 307 第十六节 股权的共有 310 第十七节 股权质押 317 第六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第一节 概述 340 第二节 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343 第三节 股权变动的效力 355 第四节 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的特殊限制规则 359 第五节 国有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则 365 第六节 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特殊规则 375 第七节 股东资格的继承 382 第七章 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份与股票的概念和种类 388 第二节 股份发行 394 第三节 新股发行 399 第四节 股份上市、暂停上市与退市 406 第五节 IPO上市制度 411 第六节 公开发行股份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制度 417 第七节 股份转让 424 第八节 股份转让的法律限制 429 第九节 国有股流转的限制 436 第十节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禁止 448 第十一节 非法证券活动的整治 452 第八章 公司治理 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 458 第二节 股东会制度 466 第三节 董事会制度 483 第四节 董事长制度 493 第五节 总经理制度 497 第六节 监事会制度 500 第七节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504 第八节 公司高管的激励机制 518 第九节 独立董事制度 527 第九章 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第一节 概述 541 第二节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543 第三节 公司的担保能力及担保程序 555 第四节 一人公司债权人的特殊保护 566 第五节 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监督机制 569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572 第七节 债权人保护的其他法律机制 579 第十章 公司并购重组 第一节 公司并购重组概述 585 第二节 公司合并 588 第三节 公司分立 594 第四节 控制权收购 599 第五节 资产收购 606 第六节 营业转让 607 第七节 股份转换 609 第八节 公司组织形式变更 611 第九节 公司重整制度 613 第十节 外资并购制度 619 第十一节 公司并购重组与反垄断 628 第十二节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制度 631 第十一章 公司社会责任 第一节 公司社会责任概述 639 第二节 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根据 645 第三节 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实践 653 第四节 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664 第五节 公司对劳动者的社会责任 677 第六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公司社会责任运动 684 第七节 行业协会的社会责任 690 第八节 消费者协会在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用 693 第九节 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96 第十二章 公司债券 第一节 公司债券概述 701 第二节 公司债券的发行 708 第三节 公司债券的流转 712 第四节 公司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保护机制 714 第五节 优化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 724 第十三章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第一节 概述 728 第二节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度创新 732 第三节 使用者友好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739 第四节 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要素和会计计量属性 744 第五节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提供 754 第六节 公司会计监督 759 第七节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审计 761 第八节 公司净利润的分配 770 第九节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774 第十四章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第一节 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整体影响 781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三步曲及其评析 787 第三节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中的国家股东权保护 794 第四节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调整对象 802 第五节 国家出资企业的产权、代理和转委托制度 806 第六节 国家股东二级代理机构 811 第七节 国家出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及其内部治理 815 第八节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 822 第九节 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 825 第十节 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学思考 832 第十一节 国有独资公司 837 第十二节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制度 843 第十三节 国有企业职工持股的法律问题 846 第十四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849 第十五节 国有公司高管的刑事责任 854 第十五章 特殊类型公司 第一节 一人公司 861 第二节 有限合伙 870 第三节 外商投资公司 881 第十六章 公司解散、清算与终止 第一节 概述 920 第二节 公司解散事由 922 第三节 公司僵局及其救济 924 第四节 清算中公司的独特法律地位 933 第五节 清算组及其组成人员的法律地位 935 第六节 公司清算程序 940 第七节 法院强制清算程序 945 第八节 公司终止 947 第九节 清算义务人的义务与责任 948 第十七章 外国公司 第一节 外国公司的概念 956 第二节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 958 第三节 外国公司常驻代表机构 959 第四节 外国公司在华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963 第十八章 公司争讼 第一节 金字塔型的公司争讼解决机制 966 第二节 公司争讼的主要类型 969 第三节 法院受理的公司争讼现状与特点 971 第四节 凡诉必立、开门立案 973 第五节 慎思明辨、求索规则 977 第六节 析案以理、胜败皆明 981 第七节 尊重自治、鼓励创新 984 第八节 以和为贵,调解优先 990 第九节 平等保护、关怀弱者 994 第十节 服务为本,裁判亲民 997 第十一节 公司法的解释方法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