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视角 1.法学家是什么? 2. 学者•花瓶•化妆师 3. “法官”与“人民” 4.“陌生人社会”与审判方式 5. “追求”的意义 6.东门外的“十字路口” 7.最贵的东东
视线 8.在“有”与“无”之间 ——法学方法论杂谈 9.军服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标志 10. 边看、边听、边想 11. 法眼看奥运 12.大国崛起之道 13.“小改”的意义 14. 印象•“79”
视窗 15. 哲学家波普尔与举证责任 16. “一个人的颁奖委员会” 17. 作为证据的奥运 18. 别样的言说 19. 发展的瓶颈 20. 沿承诺起飞 21. “司法腐败”:如何“治疗”
视点 22.无源之水—— 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贫困化的思考 23. 老师,您讲的根本没用﹗ 24.为何不努力? 25.学什么最好? 26.时间•天赋•汗水 27.学习民诉法的十大关系 28.给考博同学的一封信 29.法科教育三十年叙事 30.让思维飞翔 31.盲从与残忍的心理解读 视评 32.“钓鱼案”与司法中立 33.体育造假事件的追问 34.周杰撞车事件与事实认定和处理的法律技术 35.诉讼费用:我们如何面对 36.如何不让真相再“躲猫猫” 37.测谎与证据 38.“司法腐败”:如何“治疗” 39.“法学家”评选杂谈
视维 40. 回归马锡五:精神还是方式 41.一个基层法院院长的日记 42. 风是怎样形成的 43.司法的开放与开放的司法 44.受理:何以迟到? 45.让人变得单纯一些 46.不再请示 47. 黄静索赔案随想 48. 诉讼效率:正义的“美丽”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