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民事诉讼法学》(复旦博学•法学系列)(第二版)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2月
    作者:江伟主编/邵明副主编

第二版 前 言

本书第二版根据我国2002年以来颁行或修正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作出了相应修正;根据新近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经验,作出了深度修正;根据读者特别是学生的建议,作出了适度修正。
有两条建言,仅供参考:(1)遵循荀子所言。荀子云:“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西方古老法谚亦云:“法律需要理解而非阅读。”因此,应当根据现代法治精神和正当程序保障来理解民事诉讼法(学)。(2)学习治理之道。现代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正当途径是“法律治理”,司法或诉讼则为法律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法律治理的框架内来学习民事诉讼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周文、董静、赵静、朱永、蒙国文、徐俊、邓媛斐、张学永、王磊、黄筱筱、傅珊、吴园妹、曹媛媛、陈骁、韩香、初杭等提出了诸多修正意见,多被采纳。特表感谢!

本书作者分工(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江 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前言、第1章;
邵 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前言、第1~3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第2节、第13章、第14章第7节、第22~25章;
胡亚球(苏州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法学博士):第4章、第5章第1~4节、第6章;
章武生(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法学博士):第5章第5节、第15~17章;
蔡 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第8章、第14章第1~6节、第18~20章、第26章、第27章;
涂书田(南昌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第10~12章;
金正佳(原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北京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第21章;
武胜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副教授):第22~25章;
王景琦(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干部,法学博士):第28章。
全书由江伟、邵明统稿。

目 录
第一编 总 论 10
第一章 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10
第一节 民事纠纷及其多元化解决机制 10
第二节 自力救济 12
第三节 社会救济 14
第四节 公力救济 22
第二章 民事诉讼基本范畴 27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与诉讼价值 27
第二节 民事诉权与诉讼标的 34
第三节 民事诉讼关系与诉讼行为 40
第四节 民事诉讼安定性与既判力 45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 51
第一节 理解民事诉讼法 51
第二节 民事诉讼规范 54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与其关系法 57
第四节 尊重民事诉讼与妨害民事诉讼 60
第二编 总 则 64
第四章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 64
第一节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64
第二节 外国民事诉讼立法主义 66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基本原则 72
第五章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 81
第一节 合议制 81
第二节 陪审制 83
第三节 回避制 84
第四节 公开审判制 85
第五节 两审终审制 87
第六章 法院民事主管与管辖 90
第一节 民事主管与管辖原理 90
第三节 级别管辖 93
第四节 地域管辖 95
第五节 裁定管辖 98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 100
第七章 诉讼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103
第一节 诉讼当事人总论 103
第二节 共同诉讼 110
第三节 群体诉讼 114
第四节 诉讼第三人 117
第五节 检察院与维护公益 121
第六节 诉讼代理人 124
第八章 期间、送达和诉讼费用 129
第一节 期 间 129
第二节 送 达 132
第三节 诉讼费用 135
第九章 临时救济程序 144
第一节 诉讼保全 144
第二节 先予执行 148
第三编 民事诉讼证明 151
第十章 民事诉讼证明总论 151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和相对性 151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的分类 153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属性和分类 156
第十一章 证据论 160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 160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166
第十二章 证明论 172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 172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 176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181
第四节 民事诉讼证明过程 183
第四编 通常审判程序 192
第十三章 民事之诉与争讼程序基本原理 192
第一节 民事之诉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192
第二节 有关诉的法律要件 194
第三节 诉的类型与诉的利益 196
第四节 诉的识别 201
第五节 诉的合并、反诉与诉的变更 204
第六节 民事争讼程序基本原理 209
第十四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211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总论 211
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 212
第三节 审前准备 216
第四节 开庭审理 220
第五节 撤诉、缺席审判与诉讼和解 223
第六节 延期审理、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227
第七节 民事判决、裁定与决定 229
第十五章 第一审简易程序 239
第一节 简易程序总论 239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241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245
第十六章 上诉审程序 249
第一节 上诉审程序总论 249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251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254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257
第十七章 再审程序 260
第一节 再审程序总论 260
第二节 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 261
第三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和调解 265
第三节 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267
第五编 特别审判程序 275
第十八章 特别程序 275
第一节 特别程序总论 275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判程序 278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判程序 279
第四节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判程序 280
第五节 认定公民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判程序 282
第六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判程序 284
第十九章 督促程序 286
第一节 督促程序总论 286
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与受理 287
第三节 支付令的发出与效力 289
第四节 支付令异议与督促程序终结 290
第二十章 公示催告程序 293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总论 293
第二节 公示催告的申请与受理 294
第三节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 296
第四节 除权判决 297
第二十一章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 300
第一节 海事诉讼的概念 300
第二节 海事诉讼的管辖 301
第三节 海事保全和海事送达 302
第四节 海事争讼程序 305
第五节 海事非讼程序 307
第六编 强制执行程序 311
第二十二章 民事强制执行总论 311
第一节 民事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法 311
第二节 民事强制执行基本原则 315
第二十三章 一般规定 318
第一节 执行名义与执行标的 318
第二节 执行主体 321
第三节 执行管辖与委托执行 324
第四节 暂缓执行、执行和解与执行担保 326
第五节 执行救济 329
第二十四章 执行程序 335
第一节 执行程序的开始 335
第二节 执行程序的续行 337
第三节 执行程序的终结 343
第二十五章 执行措施 346
第一节 金钱债权的执行措施 346
第二节 非金钱债权的执行措施 351
第三节 对特殊财产(权)和人身权的执行措施 352
第四节 强制执行的保障措施 355
第七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司法协助 359
第二十六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359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总论 359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程序原则 361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363
第四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和财产保全 366
第二十七章 国际民事司法协助 369
第一节 国际民事司法协助总论 369
第二节 一般国际民事司法协助 370
第三节 特殊国际民事司法协助 372
第二十八章 区际民事司法协助 376
第一节 区际民事司法协助总论 376
第二节 法律适用、管辖权和公共秩序保留 380
第三节 中国区际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 388
第四节 中国区际民事司法协助的现行规定 390
主要参考文献 393


更新日期:2010/4/9
阅读次数:3839
上一条:汤维建等著  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
下一条:张卫平 著  《法学•蓝调》——张卫平法学随笔集
    相关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