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抽象性]就是把一个茶杯看成两个茶杯;[无因性]就是一个茶杯摔破了,另一个茶杯完好无损。 我怎么也不能理解,我的生命权是根据民法取得的。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欢呼物权法的颁布,也有充分的理由担忧物权法颁布留下的隐患。 [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的定论一天不去除,中国民法的科学性就一天实现不了。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有关民法理论和立法的演讲录音记录稿和文字稿17篇,展示了作者对民法制度研究到民法思维方式及其运用的研究的思想结晶,其中包括作者就民法思维模式的特征、人格以及人格权本质、国家财产的权利属性及其在物权法上的地位等问题所提出的重要观点的直接表达。作者在本书中的观点很有冲击力甚至有些是逆[主流]的,值得民法学界诸多学人深思。同时,由于本书保留了作者演讲的语言风格,使得书中对严肃学术问题的讨论少了几分枯燥,而变得生动,读来如亲临演讲现场,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者简介 尹田,198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后留校任教,1986年被破格评为讲师,1992年被评为副教授,1992年公派赴法国图卢兹社会科学大学留学,1993年底回国后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国法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1995年被破格评为教授,同年6月任法律系副主任,1996年1月至1999年3月任法律系主任,1998年由司法部批准任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调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法研究中心主任、民商法博士导师组负责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16本,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
目录 演讲是一种幸福(代序) 第一辑 民法思维方法的运用 概念与推理——民法思维方法之检讨 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德国民法思维方法的典范 不公正胜于无秩序——利益冲突的法律衡量 第二辑 人格权本质的理论思路 民法典体系争议及人格权的本质 人格权本质的再思考——我为什么反对人格权独立成编? 人格权的本质及其立法模式 民法典的人文精神 第三辑 物权法的立法思考 物权法三大原则的命运 物权立法的新进展 国家财产在物权法上的地位 对物权立法若干重大争议问题的看法 物权法平等保护穷人与富人的财产的法理依据 中国物权立法对法国财产法的借鉴 中国物权法草案关于预告登记制度的设计 《物权法》的得与失 第四辑 民法典总则草案的立法评价 民法典总则草案立法评价之一:民法典总则的地位、一般规定、自然人 民法典总则草案立法评价之二:法人、法律行为、代理、时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