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第二版)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博温托•迪•苏萨•桑托斯,刘坤轮,叶传星译 |
|
作者简介 博温托•迪•苏萨•桑托斯(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法学院教授,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科英布拉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科英布拉大学1974年革命文档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全球化、法律社会学、认识论、民主人权等领域著述颇丰,通晓多种语言,其著作以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撰写,在当今学术界广为流传。
内容提要 受杜尔凯姆和福柯启发,本书作者将法律视为一种以特权方式形塑社会、政治和文化情境的社会现象,社会规制与解放的现代工具和概念似乎都已失却其功用,由于历史之惯性,它们仍弥留于尘世,却不过等待为其他概念和工具取代而尘封史海。这是一个悖论的时代,我们身处其中,面临着未完成之自由、平等以及全人类和平之承诺等现代性问题,但却没有现代性解决方案。 本书作者穿行于经验研究与理论创新,论辩范围之宽泛涉及各种批判思潮领域,尤以法律理论为重。由于全球化具有多副面孔,它对法律的影响复杂且充满矛盾,而无论这种法律是地方的、民族的,还是全球层面的。作者通过区分霸权全球化和反霸权全球化,在本书中对被压迫者的法、国家的跨国化、欧洲整合、法律领域的全球化、法院的全球改革、人权与文化多元主义,以及人类共同遗产等论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这是一本关于常识的非凡之作。借法律制度的细致分析和数百年历史理论建构,桑托斯教授引领我们穿越古典科学和现代性的范式穷尽之荆丛,迈向乌托邦之必要建构。这一旅程愉悦智识:个性、反思、严肃、工于析理……一本好书亦为致用之作,我们不得不因之思考。 ——伊曼努尔•沃勒斯坦
在我看来,目前为止,在从全球视角审视法律的著作中,《迈向新法律常识》是最为重要的。 ——威廉•推宁
视野广阔,视角独到,信息量大,是一部全球化语境中比较法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一切研究全球化的中国学者一定会从中获得方法论的启迪。 ——朱景文
现代与后现代,管制与解放,科学与常识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以及法律的范式转换,桑托斯教授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徐爱国
目录 第一章 西方现代性中规制与解放的张力及其消解 1 现代的规制与解放 2 现代性过度与不足管理过程中科学和法律扮演的角色 3 范式的转换?
第二章 迈向对法的对抗式后现代理解 1 规制和解放之间的张力 2 法律—政治的现代性与资本主义 3 对于法律的否思 4 结论
第三章 法律多元性与法的时空:地方的、民族的和全球的 1 引言 2 法的结构性成分 3 法律的多元性
第四章 被压迫者的法:帕萨嘎达地区合法性的建构与再生 1 引言 2 可诉性(justiciability)、纠纷处理与法律修辞 3 帕萨嘎达法中的纠纷预防和纠纷解决 4 结论
第五章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法律领域:从法律散播(Diaspora)到法律大联合(Ecumenism) 1 引言 2 全球化进程 3 对全球化的范式性和次范式性解读 4 全球化的本质与类型 5 全球性机构的社会基础 6 法律领域的全球化:一个多因素分析框架 7 法律领域的全球化:概述及研究议程
第六章 法与民主:法院的全球改革 1 引言 2 全球霸权共识的四个维度 3 法治/司法共识 4 法治和司法改革的全球化 5 国家弱化,政治司法化和法治输出 6 民主的前途 7 结论
第七章 法律和社会权力的产出模式 1 引言 2 权力,授权,解除权力 3 国家和市民社会 4 世界体系中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机构图景 5 解读结构—机构图景 6 结构确定性:不对称和分歧 7 扩展法律和政治领域 8 结论
第八章 法律:一张误读的地图 1 引言 2 歪曲解读地图 3 法律的符号制图学 4 符号制图学和压制型的后现代法律
第九章 法律能够是解放性的吗? 1 引言 2 为问题设定语境 3 西方偏见和问题可信性 4 社会契约的没落和社会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5 次级世界主义 6 次级世界主义和法律:世界主义合法性的条件 7 行动中的世界主义合法律性 8 结论
|
|
更新日期:2010/1/17 |
阅读次数:3085 |
上一条: 萨维尼著,朱虎译 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一卷) |
下一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家法官学院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8年民事审判案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