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中国大陆的民法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以来,经过两代民法学者的努力,蔚然已成规模:不仅协助立法机关初步建立起了中国大陆的民事立法体系,而且基本的民法概念和民法制度都已成为研究的对象,经过民法学者反复的梳理和讨论,完成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形成了初步的民法共识。我国迄今为止的民法学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并且在进行制度性研究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法律的逻辑分析方法,由此导致了以下两个典型的缺陷:第一个典型缺陷是“自说自话”;第二个典型缺陷是“自我封闭”。欲改变这一局面,民法学界必须要致力于建构以下两个学术平台:其一,民法学界应当致力于建构中国民法学内部的学术平台,即民法学者之间的学术平台。以这个学术平台为基础,民法学者对相关问题所进行的讨论,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能够进行有效的批评和检证;其二,民法学界应该建构起民法学与民法学以外的其他法学学科,与法学以外的其他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乃至与自然科学进行良性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即民法学者与其他学科学者之间的学术平台。 目 录 我们准备好了吗?(代序)————————————————2 绪论 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5
价值判断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19 论侵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33
解释选择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论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44
立法技术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95 民法典的规范配置————————————————————102
司法技术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130 献给我的母亲(代后记)——————————————————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