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系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蒋大兴

本书是蒋大兴教授继2001年《公司法的展开与批判:方法•判例•制度》之后的第二本公司法专著。在本书中,作者仍然遵循“以裁判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围绕公司法理论、立法和司法实务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本书,作者意在深入剖析公司法理论、制度和规则、挖掘其易被人忽视或未完全展现的内涵,缩短公司法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同时也呈现给读者研习公司法的“另一种”思维,呈现给实务人士“独特”的裁判逻辑和思路。
本书作者认为:“离开了司法裁判,公司法的规则与一部随时可以翻看和抛弃的文学作品并无二致。”本书从结构到行文、从内容到形式、从思考的深度到广度,都表明了作者的这一用心,也使本书独树一帜、难以替代。

作者简介;
蒋大兴,湖南省邵阳市人。1971年生。湘潭大学法学学士、南京大学经济法学硕士、博士,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曾任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助审员、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近年主要研究兴趣为:公司法的哲学观念与解释、公司法的裁判解释、经济法与商法理论、私法伦理等。已出版《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公司法论》(上卷、合著)等著作,主编《公司法律报告》各卷,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主持或参加的课题有“公司法与清算法问题研究”、“商事通则调研(商行为)”、“公司诉讼中的民事行政程序交错研究”等。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Ⅰ
——法律哲学&碎片思想
导读说明

本书是《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系列的第一部。全书包括“法律哲学”和“碎片思想”两编,共十章。前者旨在透视公司法立法中的哲学元素,后者旨在整合公司法的学术方法。当然,这一界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公司法之研究规则主义相对发达,而法律哲学、学说方法的考量较少;雷同的学术见识居多,而有创见的知识贡献较少。本书集中的这些章节虽非系统地延展公司法的哲学思考和学术方法,但却旨在提示一种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如何在法律文本构造和公司运作实践中,发现、提炼其整体的哲学方向和哲学立场。
法典背后总是隐藏着强大的思想运动。有朝一日,当我们能把公司法的哲学立场凝固成浑然一体的规则体系时,我们就不仅仅能洞察到法典背后的思想运动,还能创造或者发现引领法典前进的思想潮流,自然也能减少法律解释的“方向差”。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Ⅱ
——裁判思维&解释伦理
导读说明


本书是《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系列的第二部。全书包括“裁判思维”和“解释伦理”两编,共六章。前者旨在透视公司法司法过程中的裁判逻辑,后者旨在发现和提取公司法文本解释的伦理基因。当然,这一界分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尽管公司法之研究基本呈现出规则主义的导向或偏好,但大量规则主义爱好者的兴趣主要停留在立法文本的建构和解构上,很少深入行动中的规则世界,观察法的“活动过程”。因此,规则主义的发达与裁判解释的贫弱是同时并存的。而且,裁判解释的过度文本化也暗示了解释伦理的落伍。
本书旨在通过若干篇什整理公司法案件的裁判思维,指明私法伦理在法律解释、乃至规则进化中的意义。如果丧失伦理立场,裁判解释就如同行尸走肉,不可避免地将被工具化和虚无化。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Ⅲ
——裁判逻辑&规则再造
导读说明


本书是《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系列的第三部。全书包括“裁判逻辑”和“规则再造”两编,共九章。前者延续了本套书籍第二部的基本立场,旨在继续演示公司法司法过程中的裁判逻辑,后者旨在坚持“解释再造”的立场,对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进行“超越性梳理”。
即使坚持规则主义的立场,法律文本也总是流动的。规则的进化与其说是在文本体系内完成的,不如说是在法院行动中展开。因此,观察法院的行动逻辑——文本的或者非文本的,展示其司法困惑,赋予其理论框架,无疑有助于构造“适合”的规则群落。
本书坚持案例透视和司法解释“再解释”的立场,旨在通过若干篇什推进法院个案裁判思维的深化,揭示裁判过程中的理论贡献。同时,以数章篇幅对法释[2008]6号司法解释进行解剖式的“演绎再造”。这些研究表明,司法中的规则永远处于运动之中,公司法的理论发展越来越需要正视司法实践和学科交叉的影响。
目 录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Ⅰ
——法律哲学&碎片思想

走在更前面(代总序)
第一编 法律哲学
第一章 自由主义与管制主义 ——公司法修订的法律哲学
第二章 一人公司的立法哲学 ——国民性、营业自由和立法安排
第三章 过度的少数股东权利保护 ——探寻股东权利构造的基本面
第四章 公共信息的回归路径 ——股东名册和营业执照保管的乌托邦
第五章 资本市场的自治与宽容 ——自由市场价值取向的个规检讨
第二编 碎片思想
第六章 不过是些故事 ——国企改革、国家所有权的法律迷思
第七章 公司“死亡”政策的法规制 ——公司退市监管制度的改革
第八章 作为监控机制的独立董事模式 ——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
第九章 样本观察:选择企业法律形态的诸因素 ——专业训练与性别构成是否会导致差异第十章 公司法的解释力与解释方法 ——非体系化的法学方法与哲学线索
参考文献

后  记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Ⅱ
——裁判思维&解释伦理
走在更前面(代总序)
第一编 裁判思维
第一章 公司法案件的裁判思维 ——公司自治、法律强制与裁判宽容
第二章 公司社会责任的可裁判性 ——公司法中弹性条款的类型化解释
第三章 股东会的代表权之研究 ——基于普通法与中国法的案例观察
第二编 解释伦理
第四章 股权收购定价中的私法正义 ——闭锁性股权收购定价规则的伦理解释
第五章 验资机构民事责任的司法政策 ——法释[2002]21号之检讨
第六章 夫妻公司法人格否认研究 ——案例的立场
参考文献
后  记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Ⅲ
——裁判逻辑&规则再造

走在更前面(代总序)
第一编 裁判逻辑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意思” ——关于股东会生成哲学的展开
第二章 超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司法困境 ——股权变动与知情权的法理解释
第三章 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之法律适用 ——一种解释论的立场
第四章 中外合作企业合作条件之法律性质 ——依循规范、实证和理论分析的逻辑
第二编 规则再造
第五章 公司裁判解散的解释技术 ——基于“法院推进”的现实主义立场
第六章 公司裁判解散规则的“解释性再造” ——一种理想主义的“解释”逻辑
第七章 法释[2008]6号之再解释(一) ——被告、管辖和判决效力的细读
第八章 法释[2008]6号之再解释(二) ——解散判决的执行:公司清算程序
第九章 法释[2008]6号之再解释(三) ——不当清算民事责任的类型化构造
参考文献
后  记


更新日期:2009/10/21
阅读次数:3723
上一条:王利明 韩大元  在人大法学院听讲座(第二辑)
下一条:张新宝  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
    相关著作
蒋大兴  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
蒋大兴  《公司法律报告》第一卷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