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有感于“旧邦新命”依然是当下中国的主要问题,而就如青年马克思所言,问题是时代的格言,遂着意于《历史法学》的刊行,将长期积蓄的心事落实为编事,以法意演绎史义,藉史义揭示法意,而法意与史义者,人生与人心也。其基本命意在于,上接历史法学理路,由阐扬其思绪而践履其理念,通过省察民族国家法律生活的历史理性,揭示中国文明规范体系的比较文化意义,从而求裨于中国当下的艰难历史转型;下启汉语文明法律智慧的想象空间,以渐成汉语法学,为中国人世生活提炼和展现规范世界的意义之维。
主题论文中国社会历史转型与中国法制 中国三十年法治进程的轨迹和曲线 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 三十年法制变革之何种“中国经验” 现代中国立国进程三波论: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与宪政主义的互动 法理学:知识的与思想的——一个反思性考察 思想·人物 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观——黄宗智先生法律史研究理路探析 正统抑或异端:帕舒卡尼斯之革命法学 译文·资料 德国法律理论对于美国法的影响:萨维尼及其弟子的遗产 亨利·梅因的学说 读书·评论 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 近代中国在国际法史上的地位与中国法律变革 三十年来我国公民行为方式的变迁 性、恐惧与极权膜拜——试论霍布斯政治学说的成因 本书共3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