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汉东 法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胡开忠 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董炳和 法学博士/博士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张今 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教科书的经典体例,反映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在总论部分,既有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性质等基本范畴的分析,也有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学理基础、价值目标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在具体制度部分,着重研究著作权等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热点问题,并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新兴知识产权制度的疑难问题作了探讨。 2007年,本书作为唯一法学类著作,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2008年,更时逢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开评,在30年以来出版的众多学术成果中,该书荣获二等奖。 此次修订,分为总论与分论两卷。总论部分补充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文化解释”、“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知识产权制度与反垄断法律”、“《生物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分论部分主要考虑网络技术、基因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的影响,着力阐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对各知识产权制度的最新变革作了内容补充和观点修正。 总论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的一般原理/ 引言/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三、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 四、知识产权的主体/ 五、知识产权的客体/ 六、知识产权的利用/ 七、知识产权的保护/ 结语/
第二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问题/ 引言/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知识产权制度的学理基础/ 三、知识产权制度的文化解释/ 四、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 五、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目标与作用机制/ 六、知识产权制度的体系范围/ 七、 知识产权制度与反垄断法律/ 八、知识产权制度的民法定位/ 结语/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制度/ 引言/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概述/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下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三、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协定》/ 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国际人权保护/ 五、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制度创新与发展/ 六、《生物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保护/ 七、《文化多样性公约》与知识产权保护/ 结语/
分论目录 第一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四章 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引言/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二、现代著作权制度的新特点/ 三、信息时代著作权制度的新展望/ 四、著作权的学说发展/ 结语/
第五章 著作权客体 / 引言/ 一、作品受保护的要素/ 二、作品受保护的要件/ 三、作品的分类/ 四、著作权保护的除外领域/ 结语/
第六章 著作权主体制度/ 引言/ 一、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原始主体/ 三、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四、外国人的著作权主体资格/ 结语/
第七章 著作权的内容/ 引言/ 一、著作权的取得条件/ 二、著作人身权制度/ 三、著作财产权制度/ 结语/
第八章 邻接权制度/ 引言/ 一、邻接权概述/ 二、表演者权/ 三、唱片制作者权/ 四、广播组织权/ 五、邻接权的保护期限/ 结语/
第九章 著作权限制制度/ 引言/ 一、合理使用/ 二、法定许可使用/ 三、强制许可使用/ 四、权利穷竭及其限制/ 结语/
第十章 著作权利用制度/ 引言/ 一、著作权的转让/ 二、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三、著作权的质押/ 结语/
第十一章 著作权的保护制度 / 引言/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 二、著作权侵权的救济措施/ 结语/ 第二编专利权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专利制度的发展史/ 引言/ 一、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二、专利制度的现代化趋势/ 结语/
第十三章 专利权客体制度/ 引言/ 一、专利权客体制度概述/ 二、发明——专利权客体(1)/ 三、实用新型——专利权客体(2)/ 四、外观设计——专利权客体(3)/ 五、不予保护的客体/ 结语/
第十四章 专利申请人制度/ 引言/ 一、发明人或设计人/ 二、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人/ 三、外国人/ 结语/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授权条件 / 引言/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二、外观设计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结语/
第十六章 专利申请制度/ 引言/ 一、专利申请的书面原则/ 二、一申请一发明原则/ 三、先申请原则或先发明原则/ 四、专利申请文件的提交、修改、分案和撤回/ 结语/
第十七章 专利审批制度/ 引言/ 一、专利审批制度概述 / 二、各国专利审批制度比较/ 结语/
第十八章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和内容/ 引言/ 一、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二、专利权的内容/ 结语/
第十九章 专利权的限制 / 引言/ 一、强制许可/ 二、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三、其他限制制度/ 结语/
第二十章 专利权的保护/ 引言/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二、专利侵权行为/ 三、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结语/
第三编 商标权制度 第二十一章 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引言/ 一、商标的概念/ 二、商标的功能、种类/ 三、商标制度的起源及发展/ 四、我国商标制度的变迁/ 结语/
第二十二章 商标的构成/ 引言/ 一、可视性/ 二、显著性/ 三、非冲突性/ 结语/
第二十三章 商标权的取得/ 引言/ 一、商标权取得的方式/ 二、商标注册的原则/ 三、商标注册的申请/ 四、注册申请的审查和核准/ 结语/
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 引言/ 一、商标权的概念/ 二、注册商标专用权/ 三、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四、商标权的续展和终止/ 五、商标权的限制/ 结语/
第二十五章 商标权无效/ 引言/ 一、商标权无效的概念/ 二、因违反绝对条件而无效/ 三、因违反相对条件而无效/ 四、商标注册无效的程序/ 结语/
第二十六章 商标权的利用/ 引言/ 一、注册商标的使用/ 二、商标的使用许可/ 三、注册商标的转让和移转/ 四、商标权质押/ 结语/
第二十七章 商标权的保护/ 引言/ 一、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二、商标侵权行为/ 三、法律责任及执法措施/ 结语/
第二十八章 驰名商标/ 引言/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二、驰名商标的认定/ 三、驰名商标的保护/ 结语/
第二十九章 集体商标与证明商标/ 引言/ 一、集体商标/ 二、证明商标/ 结语/
第三十章 网络时代的商标制度创新/ 引言/ 一、因特网上的商标问题/ 二、域名争议强制性行政程序/ 三、域名纠纷的司法解决与商标法的变革/ 四、WIPO关于因特网商标问题的联合建议/ 结语/ 第四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一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引言/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立法保护/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结语/
第三十二章 植物新品种权/ 引言/ 一、现代生物技术与植物新品种的保护/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模式/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专门保护制度/ 四、植物新品种的专利制度/ 结语/
第三十三章 商业秘密权/ 引言/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条件/ 二、商业秘密保护的历史发展/ 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四、商业秘密权的性质与内容/ 结语/
第三十四章 地理标志权/ 引言/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及特征/ 二、地理标志保护的必要性/ 三、地理标志权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四、地理标志保护的模式选择/ 五、我国关于地理标志的保护/ 结语/
第三十五章 商号权/ 引言/ 一、商号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商号的概念及商号权的性质辨析/ 三、商号权的取得/ 四、商号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 五、商号权的内容及法律保护/ 结语/
第三十六章 域名权/ 引言/ 一、域名的概念与法律特性/ 二、域名与相关概念的冲突/ 三、域名法律保护的模式选择/ 四、域名权的取得及内容设置/ 五、域名权的法律保护/ 结语/
第三十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 引言/ 一、市场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之 缺陷及完善/ 五、数字环境下反不正当竞争法面临的知识产权 保护问题/ 结语/
参考书目/
附系列介绍: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已出版24本) ★作者阵容强大。作者全部是全国著名法学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及学科带头人。其中多名作 者荣获过 “中国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形式创新、内容前沿。按照各个部门法自身的体系,以专题的形式来撰写,内容包括本 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 ★体系完整。适用对象为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律硕士、高年级法学专业本科生。 ★深受学界好评。该系列多本书获奖,例如《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于2007年入选新闻出版 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于2007年年底荣 获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
★书目 • 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二版)(总论、分论) 吴汉东 • 关系犯罪学(第二版) 白建军 • 宪法学专题研究(第二版) 韩大元 林来梵 郑贤君 • 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第二版) 陈瑞华 • 行政法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 余凌云 • 经济法研究(上卷 经济法原理研究; • 中卷 市场竞争法研究;下卷 宏观调控法研究) 邱本 • 合同法总论(上卷) 崔建远 • 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第二版) 尹 田 • 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第二版) 范健 王建文 • 国际人道法 朱文奇 • 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 杨建顺 • 国际法析论(第二版) 杨泽伟 •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 黎 宏 • 民法债编各论(上、中、下) 林诚二 • 新订债法各论(上、中、下) 邱聪智 • 刑法学的现代展开 陈兴良 周光权 • 实践中的宪法学原理 莫纪宏 • 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 吕忠梅 •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二版) 陈瑞华 • 统一公法学原论——公法学总论的一种模式(上下卷) 袁曙宏 宋功德 • 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 张卫平 • 刑事诉讼法(上、下册) 林钰雄 • 侵权责任法原理 张新宝 •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张明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