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竞争法教程(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资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月
    作者:吕明瑜
    价格:43

前 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以及旨在促进和保护竞争的法律——竞争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曾任西德总理的路德维希•艾哈德在其著作《来自竞争的繁荣》中,对竞争的积极作用曾作过精辟揭示:“竞争是获得繁荣和保证繁荣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受到实惠。它保证随着生产力的 提高而俱来的种种利益,终于归人们享受。”而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则指出:“竞争发挥功能不仅要求诸如资金、市场和信息渠道之类的充分组织与特定的制度……而且首先取决于适当的法律制度的存在,这 种法律制度既能维护竞争,又能使其以最有益的方式运行。”现代竞争法的产生以及快速发展,很好地体现了人类对竞争的推崇和对竞争法价值的认同。竞争法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维护竞争自由与公平的基本法,被誉为“经济宪法”、“市场经济的大宪章”,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竞争法也越发达,竞争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越突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确立了本国的竞争法律制度,而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竞争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竞争法无论作为一种年轻的法律制度,还是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颁布,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以《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的竞争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以促进和保护市场经济基本运行机制——竞争为主旨的竞争法律制度在我国得以系统确立。伴随这一重要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和落实,我国的竞争法制建设将进入一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一名从事竞争法教学的教师,由于职责所在,长期关注竞争法这一新兴学科的教材建设。面对近几年我国竞争法制建设的突出成就和竞争法学领域所推出的丰富成果,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非常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将这些最新成果在竞争法的教材中予以体现,及时为学生提供能够较好反映我国竞争法研究现状和最新立法成果的学习用书。毕竟,做老师的,总能从多为学生做事中收获更多的满足和快乐,于是就有了这本呈现于读者的《竞争法教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吸收教学教材改革研究的新成果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200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兴学科——竞争法教材建设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本书的撰写充分吸收该课题的研究 成果,努力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和教材建设新理念,勇于突破传统教材编写模式,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内容,尝试教材改革,通过开拓创新推进竞争法教材内容与体系的优化,具体表现在:(1)教材由“主文内容”和“附加模块”(包括“理论研究”、“实务探讨”、“立法分析”、“立法背景”、“典型案例”、“深度阅读”、“问题与思考”等七大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文内容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系统的竞争法知识体系,而附加模块则针对该知识体系中的难点、重点、热点等进行专项、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兼顾竞争法“面”上知识的系统性和“点”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教材一方面着力于对现有竞争法研究成果中精华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努力反映“公认”、“公知”、“通说”和总体研究状况,另一方面,又通过“理论研究”、“立法背景”等专项附加内容,广泛展现竞争法理论研究中存在争议的各种不同观点、主张和学说,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与争鸣,特别关注竞争法研究中的新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张扬个性,主动参与讨论,博采众家之长,培养创新意识。(3)教材既强调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竞争法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又以“实务探讨”、“立法分析”、“典型案例”、“问题与思考”等专项附加内容,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兼顾知识提供与能力训练双重教学目标。 
二、强调世界范围内竞争法的一般理论、制度与中国具体竞争法实践的结合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理论丰富且制度发达。中国竞争法产生于改革开放之时,发展于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之后,虽然只有三十来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作为对竞争法这门新兴学科基本知识的系统掌握,自然应以世界范围内竞争法的一般理论、制度为基础。但毫无疑问,我们学习和探讨竞争法方面的各种问题的根本目的主要是服务于中国的竞争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各类竞争法的微观制度都处在构建时期,有许多的竞争法实践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教材特别强调将世界范围内竞争法的一般理论、制度与中国的具体竞争法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就竞争法的具体制度研究而言,教材一方面从国际和外国竞争法的各种具体制度的系统研究出发,充分注意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制度的考察分析,提炼共性,寻求规律,分析特征,比较异同,择其合理成分 予以借鉴,为中国竞争法各种具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帮助。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竞争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成就及不足,特别注重及时反映包括我国2007年《反垄断法》在内的各项最新竞争立法成果,揭示竞争法一般理论、制度在中国竞争法实践中的运用与体现,或者适应中国特殊国情所进行的取舍与调整,使两者相互交融,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期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三、更为重视对国际竞争法的研究 
竞争法作为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和保护竞争的基本法,首先产生于各国国内法体系,竞争法律部门也是从国内法体系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学者们多立足于国内法体系探讨竞争法的原则与制度,而对国际竞争法的研究相对薄弱。但在世界经济空前一体化及我国加入WTO这一历史条件下,国际竞争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本书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制度与立法实践方面,均对国际竞争法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对国际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研究。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倾销和补贴行为,人们普遍认为其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属于国际竞争法的范畴。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更看重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的贸易保护功能,因而其一直在对外贸易法的框架下运行,很少有人将其纳入竞争法的体系中予以研究。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常常因被滥用而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并因此使人们对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的价值与功能产生质疑,提出了对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的改造问题。本书认为,从竞争法的视角来规制倾销与补贴行为,彰显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合理内核,更有利于对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的准确定位,能够从根本上克服对外贸易法框架下的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易被滥用而导致新的贸易壁垒的弊端,故将反倾销与反补贴置于竞争法的体系中,以竞争法的理念予以研究。但考虑到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本身的特殊性及对该国际竞争法内容重要性的强调,未将其列入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一编,而是列专编予以考察研究。 
由于竞争法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学科,许多问题尚在探讨之中,加之本书又意欲尝试教材改革,故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同仁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8年3月      



作者简介 
吕明瑜,女,1962年出生,汉族,河南西峡人,法学博士,郑 大学法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经济法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私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产权垄断法律控制研究”主持人。学术研究方向为竞争法、经济法。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出版著作、教材14部;在《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独著的《竞争法》一书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著的《竞争法制度研究》一书获河南省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担的经济法课程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和郑州大学精品课程。

内容简介: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颁布,标志着以《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的竞争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本书结合此最新的竞争法制和竞争法学研究成果,分竞争法总论、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和反倾销与反补贴法律制度四编22章,编写本教材。同时,本书突破传统教材编写体例,由“主文”和“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典型案例”等附加模块组成,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系统的竞争法知识基础上,适当关注竞争法领域的实务性和前瞻性问题,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


目 录 
第一编 竞争法总论 
第一章 竞争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竞争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竞争法的政策目标 
第三节 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竞争法的体系 
第五节 竞争法的立法模式 
第六节 竞争法的地位

第二章 竞争法的产生与发展探源 
第一节 竞争法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第二节 竞争法形成与发展概况 
第三节 竞争法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第三章 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第一节 竞争法与经济法其他相关子部门法的关系  
第二节 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第三节 竞争法与民法及其相关子部门法的关系 
  


第二编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四章 反垄断法概述
第一节 反垄断法的概念  
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反垄断法的特征  
第四节 反垄断法的功能  
第五节 反垄断法的地位 
第六节 反垄断法的制度体系 

第五章 垄断协议控制制度
第一节 垄断协议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垄断协议的规制原则 
第三节 横向限制的规制 
第四节 纵向限制的规制  
第五节 中国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第六章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 
第一节 市场支配地位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法律透视 
第三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控制的制度模式选择
第四节 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 

第七章 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控制制度 
第一节 经济力量集中的形式 
第二节 阻止一般集中的企业控股规制 
第三节 阻止市场集中的经营者集中规制
第四节 中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制 

第八章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控制制度
第一节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国外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中国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理论与实践

第九章 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 
第一节 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反垄断法豁免的制度模式
第四节 中国《反垄断法》关于豁免的规定 

第十章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制度
第一节 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节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第十一章 反垄断执法制度
第一节 反垄断执法机关 
第二节 反垄断执法权限
第三节 反垄断执法程序
第四节 中国《反垄断法》关于执法的规定 


第三编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宗旨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体例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第十三章 仿冒行为规制制度
第一节 仿冒行为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仿冒行为的客体范围 
第三节 中国仿冒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十四章 虚假宣传行为规制制度
第一节 虚假宣传行为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虚假宣传的形式 
第三节 虚假宣传的认定原则
第四节 中国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十五章 商业诋毁行为规制制度
第一节 商业诋毁行为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商业诋毁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
第四节 中国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十六章 商业贿赂行为规制制度
第一节 商业贿赂行为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
第三节 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十七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规制制度 
第一节 商业秘密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中国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十八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规则制度
第一节 有奖销售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第三节 中国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十九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制度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三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 
第四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责任

第四编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律制度 
第二十章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概述 
第一节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的概念 
第二节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的性质
第三节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的立法概况
第四节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十一章 倾销行为规制制度 
第一节 倾销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反倾销的条件
第三节 反倾销措施
第四节 反倾销调查 
第五节 中国倾销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二十二章 补贴行为规制制度
第一节 补贴行为基本问题考察
第二节 反补贴的条件 
第三节 反补贴措施 
第四节 反补贴调查
第五节 中国补贴行为的法律规制


更新日期:2009/2/27
阅读次数:3202
上一条:张守文  经济法总论
下一条:黎建飞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
    相关著作
吕明瑜   竞争法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