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范履冰

引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价值/2
(一)理论价值/2
(二)实践价值/7
三、文献综述/7
(一)国内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7
(二)国外(地区)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9
(三)国内外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方面尚存在的问题/11
四、研究思路/11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13
六、研究方法/13
(一)文献法/13
(二)调查、访问法/13
(三)个案研究法/14
(四)比较研究法/14
第一章绪论/15
一、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15
(一)法律救济/15
(二)受教育权法律救济/17
(三)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18
二、我国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0
(一)教育法律纠纷案例分析/21
(二)教育法律纠纷的特点及变化趋势/21
(三)我国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
原因分析/24
三、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在教育上的功能与价值/28
(一)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尊重人权和个性自由发展的现代公民素质/28
(二)有助于建立民主、自由、和谐而充满活力的教育场所/29
(三)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领域内的权利冲突/31
第二章受教育权及其可诉性/34
一、受教育权及其可诉性的概念分析/35
(一)受教育权的概念与特点/35
(二)受教育权的可诉性/40
二、作为人权的受教育权及其可诉性/42
(一)人的可教育性与受教育权的人权本质/42
(二)作为人权的受教育权可诉性/46
(三)作为人权的受教育权及其可诉性对我国教育法的影响/52
三、作为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及其可诉性/55
(一)作为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及其可诉性/55
(二)受教育权作为宪法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61
四、作为教育法上受教育者权利的可诉性/63
(一)宪法上受教育权的具体化影响受教育权的可诉性/63
(二)我国教育法上的受教育者权利及其可诉性/66
第三章受教育权法律关系分析/73
一、受教育权法律关系/73
二、国外关于学校法律关系的代表性理论/76
(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76
(二)教育契约关系理论/81
(三)“代替父母”理论/82
(四)学校(学区)豁免权理论/86
三、受教育权法律关系的变革——以学校法律关系的历史演变为视角/89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在学校法律关系中的反映/89
(二)市场机制对学校法律关系的影响/93
四、我国受教育权法律关系性质及其法律救济制度的选择适用/98
(一)关于学校法律关系性质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及其批判/98
(二)我国受教育权法律关系性质及法律救济制度的选择适用/105
第四章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108
一、英美法系国家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109
(一)英国/109
(二)美国/115
二、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123
(一)德国/123
(二)日本/128
(三)我国台湾地区/137
三、评价与借鉴/14l
(一)各国(地区)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深受教育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影响/141
(二)在构建我国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过程中应当借鉴之处/144
第五章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原理/147
一、受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本质——教育法治化/147
(一)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是实现受教育权的重要保障/147
(二)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是教育法治化的重要标志/150
(三)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合理性的重要体现/152
二、福利国家背景下的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155
(一)教育司法审查——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155
(二)司法能动主义影响下的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157
三、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的合理界限/161
(一)司法审查权与教育行政权的合理界限/161
(二)司法审查中学生自由与学校秩序的合理界限/162
(三)司法审查权与学校自治(学术自由)的合理界限/164
四、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多元化机制/168
(一)现代人权救济机制的多元化趋势/168
(二)福利国家实现正义的途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169
(三)社会自治与纠纷解决方式/172
(四)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多元化机制/174
第六章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的建构和完善/179
一、受教育权之非诉讼救济途径——学生申诉制度的建构/180
(一)学生申诉权法理探析/180
(二)我国学生申诉制度的建构与完善/184
二、受教育权之诉讼救济途径——教育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195
(一)受教育权诉讼救济制度的梳理/195
(二)受教育权行政诉讼救济制度的完善/200
三、受教育权之特别救济途径——教育公益诉讼制度探索/210
(一)教育公益诉讼制度——“为了孩子的明天起诉”/210
(二)国外教育公益诉讼制度/215
(三)我国教育公益诉讼制度建构初探/220
结论/226
参考文献/229
后记/244


更新日期:2008/10/2
阅读次数:2308
上一条:朱炎苗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争议案例评析
下一条:周珂  住宅立法研究
    相关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