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文库4)
    出版社:人民公安出版社
    作者:关淑芳

目 录
第一章惩罚性赔偿的语意分析及历史回顾………………(1)
第一节惩罚性赔偿的语意分析…………………………(1)
第二节惩罚性赔偿的历史回顾…………………………(4)
一、古代的惩罚性赔偿…………………………………(4)
二、英美法系有关国家的惩罚性赔偿…………………(7)
三、大陆法系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惩罚性赔偿…………(27)
第二章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及功能…………………………(33)
第一节惩罚性赔偿的性质………………………………(33)
一、民法上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33)
二、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准刑罚性…………………(37)
三、惩罚性赔偿与民法中其他赔偿类型的比较………(45)
第二节惩罚性赔偿的功能………………………………(57)
一、关于惩罚性赔偿功能的学说………………………(57)
二、本书作者的观点……………………………………(60)
第三章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以美国及
我国台湾地区经验为背景…………………………(107)
第一节美国法上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107)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侵权案件中的适用……………(107)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合同案件中的适用……………(107)
三、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114)
四、小结…………………………………………………(120)
第二节美国法上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成立要件…………(120)
一、美国惩罚性赔偿示范法的规定……………………(120)
二、美国法院所确定的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122)
第三节关于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讨论…………………(131)
一、概论…………………………………………………(131)
二、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计算标准……………………(132)
三、美国各州及国会关于惩罚性赔偿上限的规定……(136)
第四节我国台湾地区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
——以对台北地方法院1998年重诉字
第123号案件的讨论为主线……………………(139)
一、对台湾地区相关案例的介绍——台北地方法院
1998年关于重诉字第123号案件的判决要旨……(140)
二、台湾地区学者对该案例的讨论……………………(141)
第四章对惩罚性赔偿责任可保性的讨论…………………(147)
第一节美国法院对惩罚性赔偿责任可否承保的
不同见解…………………………………………(147)
一、概论…………·……………………………………一(147)
二、可以承保……………………………………………(149)
三、不可承保……………………………………………(150)
四、惩罚性赔偿责任部分可以承保……………………(152)
第二节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的见解………………………(154)
第三节从保险合同的角度看惩罚性赔偿责任的
可保性……………………………………………(156)
一、概论…………………………………………………(156)
二、保险合同中明文排除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情形……(157)
三、保险合同中未明文排除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情形…(158)
第四节从公共秩序角度看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166)
一、概论…………………………………………………(166)
二、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出发对惩罚性赔偿责任
可保性的分析………………………………………(167)
三、从民法基本原则角度看惩罚性赔偿责任的
可保性………………………………………………(168)
第五节从经济分析角度看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171)
一、肯定说的论点………………………………………(172)
二、对上述观点的评析…………………………………(174)
第五章对我国立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评析………………(178)
第一节我国现行立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体现………(178)
一、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立法目的的
考量…………………………………………………(178)
二、如何认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中的
“欺诈”………………………………………………(186)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条件…(197)
第二节对我国现行立法的反思…………………………(200)
一、对“双倍赔偿”仅适用于“欺诈”的反思………(200)
二、对“消费者”概念界定的反思………-..…………(201)
三、对以“商品之价款或服务的费用”为计算惩罚性
。赔偿金数额基础的反思……………………………(217)
四、对“单倍”惩罚性赔偿的反思……………………(222)
五、对建立独立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反思……………(225)
六、对惩罚性赔偿适用案件类型的反思………………(229)
第三节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231)
参考文献………………………………………………………(234)
后 记………………………………………………………(240)


更新日期:2008/6/16
阅读次数:2401
上一条:陶希晋  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
下一条:李静  证据裁判原则初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文库3)
    相关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