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自然人格的法律构造(今日法学思想系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张翔

目 录
第1章 引 言 1
1.1 选题意义 1
1.2 研究动态 2
1.2.1 关于人格与权利能力的区别 2
1.2.2 关于人格与权利能力的基础 3
1.2.3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关系 4
1.2.4 关于人格权的基础 6
1.2.5 关于身份与家庭理论 7
1.2.6 关于人格、身份的社会学意义 13
1.3 人格概念的界定 13
1.3.1 人格概念的历史与现实的语境 13
1.3.2 人格技术的逻辑结构及其社会意义 14

第2章  历史的谶言:罗马法人格技术的形成与构造 18
2.1 血缘身份:人格基础的起源 18
2.1.1 自然血缘与拟制血缘: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格基础及其社会化的萌芽 19
2.1.2 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人格的平等性特征 20
2.2 近亲血缘的产生与平等人格的异化 21
2.2.1 私有财产与家庭身份 22
2.2.2 职位世袭与贵族身份 25
2.3 罗马城邦国家公法人格的基础及其发展 26
2.3.1 国家对于公法人格基础的重新整合 26
2.3.2 罗马法公法人格二元格局与契约的社会组织功能 31
2.4 罗马城邦国家的私法人格的基础及其发展 33
2.4.1 家庭身份与公民身份:私法人格与公法人格的对峙 33
2.4.2 家父权的弱化与罗马法私法人格二元格局的发展 36
2.5  实然秩序的伦理评判:希腊哲学与伦理人格观念 38
2.5.1 作为人格应然基础的“善”与“正义” 39
2.5.1.1 “人是万物的尺度”与“认识你自己”:实然秩序评判尺度之辨 39
2.5.1.2 柏拉图:城邦正义中的阶级及其划分基础 41
2.5.1.3 亚里士多德:比例正义中的人的价值及其基础 43
2.5.1.4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以个体理性为基础的伦理人格理论 44
2.5.2 古代自然法思想 46
2.5.2.1 抽象人的自然理性与自由、平等 46
2.5.2.2 自然法与实在法的二元观念的形成 49
2.5.2.3 人格相异性的弱化:自然法思想对于罗马人格制度的影响 50
2.6 小结 54

第3章 近代伦理人格的社会背景:中世纪的人格秩序及其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演变 56
3.1 采邑制与人格上的契约观念 56
3.1.1 采邑制 56
3.1.2 以契约为纽带的人格技术 58
3.2 教会法与人格平等的观念 62
3.3 商业力量与政治自由 65
3.3.1 市民人格:脱离了土地束缚的政治自由 66
3.3.2 商人人格:商品经济与城市工商业者 68
3.4 商业力量与绝对君主制民族国家的建立 71
3.4.1 世俗王权的振兴与教会的衰落 71
3.4.2 采邑庄园制的瓦解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72
3.5 绝对君主制国家的贵族与平民——法国与英国的比较 74
3.5.1 排他性的血缘:绝对君主制法国的贵族人格 75
3.5.2 多元的人格基础与淡泊的人格色彩:绝对君主制英国的贵族人格 78
3.6 小结 82

第4章 近代伦理人格的思想基础:近代自然法 83
4.1 意识形态由“神文”向“人文”的转变 83
4.1.1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视野里的人 83
4.1.1.1 奥古斯丁与“堕落的人性” 83
4.1.1.2 托马斯•阿奎那:“作为社会和政治动物的人” 85
4.1.2 世俗化与绝对王权:与绝对君主制国家相适的意识形态 88
4.1.2.1 宗教改革与新教思想 89
4.1.2.2 马基雅维里与“帝王之道” 92
4.1.2.3 笛卡儿与人的主体性原则 93
4.2 近代自然法思想的演进脉络 95
4.2.1 自然状态与自然秩序 95
4.2.1.1 自然权利与理性:自然状态下的人性 96
4.2.1.2 自然秩序:自然状态下由理性所决定的人们之间自然权利的关系 98
4.2.2 自然权利的特殊领域:家庭关系与奴隶制 99
4.2.2.1 家庭:子女养育目的下具有自然权利的人的结合 99
4.2.2.2 奴隶制:自然权利与奴役的关系 101
4.2.3 社会契约:国家的基础及其与人民的关系 102
4.2.3.1 完全授权的社会契约与法人性质的国家 102
4.2.3.2 部分授权的社会契约与有限政府 105
4.2.3.3 人民主权原则与合伙性质的国家 109
4.2.4 人类不平等在国家中的范围及其产生的根源 111
4.2.4.1 自由与政治法中基于血缘与财产的不平等 111
4.2.4.2 根源于私有财产的邪恶的专制与不平等 115
4.3 小结 117

第5章 伦理哲学下的近代实在法与伦理人格 120
5.1 公法人格的伦理基础:人格的平等性与政治特权 121
5.1.1 公法伦理人格的平等性 121
5.1.2 财产政治特权与性别政治特权的兴衰 122
5.2 私法人格的伦理基础:家庭身份与市民社会人格 125
5.2.1 个人生活领域的分化:市民社会与家庭的分立 125
5.2.2 家庭身份:人格人之间的身份关系 126
5.2.3 自然秩序与自然法典:民法典中的自然伦理人格 130
5.3 权利能力:私法人格伦理基础的法律实证主义化 136
5.3.1 历史法学派:民族精神与法学 137
5.3.2 学说汇纂法学:潘得克顿体系的法典化与法律实证主义 139
5.3.3 权利能力:法律人格的实在法基础 140
5.3.4 “绝对命令”与权利能力的伦理基础 142
5.4 伦理人格的法律技术:权利载体与抽象人格 146
5.4.1 作为权利载体的人格及其与权利的关系 146
5.4.2 抽象人格技术:人类理性与个体理性 147
5.5 小结 149

第6章 伦理法律人格与现代国家 151
6.1 现代国家中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151
6.1.1 法律实证主义与“人格国家赋予论” 151
6.1.2 法律实证主义与“人格的伦理性” 155
6.2 伦理人格与现代福利国家的社会干预政策 157
6.3 伦理人格技术的“抽象性”与“从契约到身份” 161
6.4 伦理人格与实在法的“权利保护模式” 165
6.4.1 “人格的保护”制度:“人之本体保护”与“权利保护”之辨 166
6.4.2 近代大陆法系民法人格的“人之本体保护”的立法模式 169
6.4.3 人格权:现代民法上人的伦理价值之保护的模式转换 171
6.4.4 我国民法典人格保护制度立法模式之探讨 175
6.5 小结 183

第7章 徘徊于实证主义与自然法之间的人格与人格权 185
7.1 法人人格与法人人格权 185
7.1.1 法人人格 185
7.1.2 法人人格权 188
7.2 环境伦理与人格、人格权的扩展 196
7.2.1 非人类生命体的固有价值学说 197
7.2.2 环境人权学说 204
7.3 权利冲突 210
7.3.1 权利冲突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冲突 211
7.3.2 权利限制的基础分析 213
7.3.3 人格权与其他权利关系的学说 216
7.3.4 人格权冲突的权利阶位 223
7.3.4.1 权利的冲突,原则上发生于人的外部领域 224
7.3.4.2 在人的外部领域,存在着两种形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24
7.3.4.3 人格权与意志的支配对象及其领域 226
7.3.4.4 人格权冲突与利益衡量 231
7.4 小结 233

第8章 结 论 235

后 记 239

参考文献 241


更新日期:2008/4/24
阅读次数:2793
上一条:董学立  美国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
下一条:曹立群 任昕   犯罪学(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
    相关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