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教育部吉林大学理论法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作者:朱景文
    价格:88


内容提要
《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一书是我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和教育部吉林大学理论法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项目“WTO和法律全球化研究”的最终成果。
本书是2001年出版的《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的继续。与《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相比,《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提出了以下新的观点和问题:
● 关注不同的实践领域,包括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所提出的法律问题;
● 在一般理论层次上,对实践背后的理论加以概括,试图从“全球治理”的概念中,探求法律与全球化的一般理论;
● 从全球史的角度提出关于全球法律发展中心与边缘相互依赖的整体观念;
● 从全球视角和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法治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前法治国家,法治国家和后法治国家。

作者简介
朱景文,男,194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哲学和社会哲学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1987-88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访问学者。1996-97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学研究所富布赖特访问教授。1999年荷兰莱顿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访问教授(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主要科研成果包括《比较法导论》(1992年)、《现代西方法社会学》(1994年)、《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主编,1996,2004年)、《法理学》(主编,1999年、2004年),《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2001年),《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主编,2002年),《法律与全球化——实践背后的理论》(主编,2003年)《比较法总论》(2004年),《法社会学》(主编,2005年),《法理学研究》(主编,2005年),《跨越国境的思考——法理学讲演录》(2006年)等。其中《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获得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司法部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一等奖;《法理学》获得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封底文字:
在课题设计的初期,我们就不打算搞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逻辑推演,也不打算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不同的理论之间的辨析上。在我看来,那样一种脱离实践的理论靠自身是很难证实或证伪的,最后几乎无一例外都陷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因此,我们所确定的指导思想是:拿事实说话,研究实践背后的理论。我们的研究进路是首先搞清全球化各个领域中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般理论。我们把全球化的不同领域分为三大块,即全球经济、全球政治、全球文化和社会问题,每一块又分为若干专题,分别研究这些领域中所提出的问题。每部分我们要求搞清楚这些领域的国际标准,以及这些国际标准对我国的影响和我国的相应对策。而一般理论部分则包括法治国家的历史演进,全球治理的框架与法治和全球化与中国法律的回应这样三篇,分别从全球史、基本理论和全球化对中国法律的挑战三个方面阐述了法律和全球化理论。       ——主编题语

《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目录

导论
第一篇 法治国家的历史转变——国内与国际的连接
第一章 分析框架和研究视角
第二章 前法治国家
第三章 法治国家
第四章 后法治国家
第二篇 全球治理的框架和法治
第五章 全球治理的框架——走向法律和全球化的一般理论
第六章 全球化与主权
第七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与公民
第八章 区域一体化研究
第九章 非政府组织研究
第三篇 全球经济与法治
第十章 世贸组织研究
第十一章 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第十二章 跨国公司的全球治理
第十三章 金融法律变革:自由与安全
第十四章 知识产权研究
第十五章 会计的国际标准
第四篇 全球政治与法治
第十六章 国际人权法的框架
第十七章 国家人权机构研究
第十八章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研究
第十九章 发展权研究
第二十章 国际刑事法院
第二十一章 国际反腐败
第五篇 全球文化、社会与法治
第二十二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安全及其法律对策
第二十三章 跨境信息流动
第二十四章 信息公开
第二十五章 跨境人口流动
第二十六章 公共卫生的全球治理
第二十七章 环境的全球治理
第六篇 全球化和中国法律的回应
第二十八章 国内法的国际化——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
第二十九章 国际法的国内化——国际标准和中国法律改革
参考文献




更新日期:2006/12/2
阅读次数:4417
上一条:刘隆亨  税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下一条:徐孟洲  税法案例分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相关著作
朱景文 著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中国立法60年——体制、机构、立法者、立法数量)上、下册
主编:孙国华 朱景文   法理学(第三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美】凯斯•R•桑斯坦/刘坤轮 译 朱景文 审校   最差的情形(Worst-Case Scenarios)(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朱景文  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朱景文  跨越国境的思考——法理学讲演录
朱景文主编  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