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目
引言 /1 一、本书的主题和研究范围(§1) /1 二、本书研究的意义(§2) /1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3) /2 四、本书利用的资料(§4) /3 第一章严格责任的概念 /4 第一节严格责任的内涵 /4 一、词语的由来(§5) /4 二、词语的内涵(§6) /4 第二节严格责任的外延 /5 一、概述(§7) /5 二、绝对责任(§8) /5 三、监管者责任(§9) /6 四、缺陷责任(§10) /7 五、违约责任(§11) /8 六、过错推定(§12) /9 七、“情况不言自明”(§13) /10 八、“高度注意义务” (§14) /11 九、总结(§15) /11 第二章严格责任的沿革 /13 第一节古代社会 /13 一、概述(§16) /13 二、《汉穆拉比法典》(§17) /14 (一)简介(§17.1) /14 (二)医生的责任(§17.2) /14 (三)船工的责任(§17.3) /15 (四)牲畜的承租人的责任(§17.4) /15 (五)牲畜致害时的责任(§17.5) /15 (六)过错推定的萌芽(§17.6) /15 (七)小结(§17.7) /16 三、《赫梯法典》(§18) /16 (一)简介(§18.1) /16 (二)单一的归责原则(§18.2) /17 (三)小结(§18.3) /17 四、《摩奴法典》(§19) /17 (一)简介(§19.1) /17 (二)牧人的责任(§19.2) /18 (三)车、车夫和车主的责任(§19.3) /18 (四)船夫的责任(§19.4) /19 (五)有关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责任(§19.5) /19 (六)小结(§19.6) /19 五、罗马法(§20) /20 (一)简介(§20.1) /20 (二)准私犯之债(§20.2) /20 (三)罗马法上的过错(§20.3) /21 (四)适用严格责任的诉讼(§20.4) /22 1落下物或投掷物致害(§20.4.1) /22 2放置物或悬挂物致害(§20.4.2) /22 3对属员的行为的责任(§20.4.3) /22 4动物致害(§20.4.4) /23 (五)小结(§20.5) /23 六、英国法(§21) /23 (一)简介 (§21.1) /23 (二)令状制度(§21.2) /24 (三)两种令状的区别(§21.3) /25 (四)直接暴力侵害之诉与严格责任的产生(§21.4) /26 (五)严格责任的统治与过失责任的扩展(§21.5) /27 1荆棘案(15世纪)(§21.5.1) /27 2什一税案(16世纪)(§21.5.2) /28 3韦弗案和吉本斯案(17世纪)(§21.5.3) /29 4斯科特案(18世纪)(§21.5.4) /31 (六)小结(§21.6) /33 七、古代社会严格责任的发展概况(§22) /34 第二节近代社会 /35 一、概述(§23) /35 二、英国和美国(§24) /35 (一)威廉斯案与过失责任的发展(§24.1) /35 (二)传统诉讼程式的衰落(§24.2) /37 (三)传统严格责任的衰亡(§24.3) /37 三、法国(§25) /38 四、德国和日本(§26) /40 五、近代社会过错责任的发展概况(§27) /42 第三节现代社会 /42 一、概述(§28) /42 二、英国(§29) /43 (一)赖兰茨案 (§29.1) /43 (二)赖兰茨案在英国的影响(§29.2) /45 (三)里德案和剑桥水公司案(§29.3) /47 (四)小结(§29.4) /48 三、美国(§30) /49 (一)赖兰茨案与“超常危险活动”理论(§30.1) /49 1“超常危险活动”理论的产生(§30.1.1) /49 2“超常危险活动”理论在美国的传播(§30.1.2) /50 3法院对“非自然的利用”和“超常危险活动”理论的运用(§30.1.3) /51 (二)《侵权法重述》阐述的原则(§30.2) /54 1《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的规定(§30.2.1) /54 2法院对“6种因素”的运用(§30.2.2) /55 (三)小结(§30.3) /64 四、法国(§31) /65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严格责任的发展(§31.1) /65 (二)物的监管者责任的确立(§31.2) /67 (三)监管者责任的发展(§31.3) /68 (四)小结(§31.4) /70 五、德国(§32) /70 (一)有关的特别立法的发展(§32.1) /70 (二)法院的作用(§32.2) /72 1法院的一般立场(§32.2.1) /72 2扩大严格责任的例外判决(§32.2.2) /75 (三)物引起损害时的责任(§32.3) /77 1建筑物引起的损害(§32.3.1) /77 2一般的物引起的损害(§32.3.2) /78 3对受害人的合同保护(§32.3.3) /79 (四)小结(§32.4) /80 六、日本(§33) /81 (一)民法典中有关“特殊侵权行为”的条款(§33.1) /81 (二)有关的特别立法的发展(§33.2) /83 (三)“土地工作物”占有者或所有者的责任(§33.3) /84 1概述(§33.3.1) /84 2土地工作物的范围(§33.3.2) /84 3设置或保存上的瑕疵(§33.3.3) /85 4土地工作物责任的扩展与限制(§33.3.4) /90 (四)小结(§33.4) /92 七、现代社会严格责任的发展概况(§34) /93 第三章严格责任的原理 /94 第一节古代社会严格责任的原理 /94 一、原理之一:威慑手段(§35) /94 二、原理之二:人的自然本性(§36) /95 (一)“君意”与“民意” (§36.1) /95 (二)人的自然本性与法的构建 (§36.2) /96 (三)人的自然本性的含义(§36.3) /97 (四)人的自然本性与侵权归责原则(§36.4) /98 第二节近代社会严格责任的原理 /101 一、学术观点的分歧(§37) /101 二、过错责任兴盛的原因(§38) /103 第三节现代社会:严格责任原理的总结 /104 一、现代社会生活中危险因素的增加(§39) /104 (一)危险理论的广泛传播和运用(§39.1) /104 (二)对危险行为施加严格责任的理由(§39.2) /108 1让行为人自己承担其招致的风险(§39.2.1) /108 2利益的所归之处亦为损失的归属之所(§39.2.2) /109 3让最有能力承受风险的人承担风险(§39.2.3) /109 4有助于减少危险活动或抑制其有害后果(§39.2.4) /110 5让招致“缺乏对等的风险”的一方承担责任(§39.2.5) /110 (三)危险理论的不足(§39.3) /111 二、现代社会保险业的发展(§40) /113 (一)保险业的发展及其与严格责任的关系(§40.1) /113 (二)保险业作用的局限(§40.2) /114 三、各国法晚近发展的动向及其对我们的启示(§41) /115 (一)英国法(§41.1) /115 1斯通案 (§41.1.1) /115 2对该案的分析(§41.1.2) /117 3小结(§41.1.3) /117 (二)美国法(§41.2) /118 1印第安纳港区铁路公司案 (§41.2.1) /118 2关于该案的分析(§41.2.2) /120 3小结(§41.2.3) /121 (三)法国法(§41.3) /121 1一些近期的案例及其评论(§41.3.1) /121 2小结(§41.3.2) /123 (四)德国法(§41.4) /123 1制定法的发展(§41.4.1) /123 2小结(§41.4.2) /125 (五)日本法(§41.5) /126 1熊本水俣病事件 (§41.5.1) /126 2对该案的分析(§41.5.2) /127 3小结(§41.5.3) /127 四、总结(§42) /127 第四章行为人可获得免责的事由 /130 第一节概述 /130 第二节各国法上的制度 /131 一、英国(§43) /131 (一)概述(§43.1) /131 (二)原告的同意(§43.2) /131 (三)原告与被告共同受益(§43.3) /132 (四)第三人的行为(§43.4) /132 (五)“上天的行为”(Act of God)(§43.5) /132 (六)原告的过错(§43.6) /134 (七)制定法的授权(§43.7) /134 (八)小结(§43.8) /135 二、美国(§44) /135 (一)概述(§44.1) /135 (二)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4.2) /135 (三)原告已承担风险的后果(§44.3) /138 (四)原告有过错的后果(§44.4) /138 (五)被告履行公共职责的后果(§44.5) /139 (六)小结(§44.6) /140 三、法国(§45) /141 (一)概述(§45.1) /141 (二)不可抗力(§45.2) /141 1不可抗力的含义(§45.2.1) /141 2原因的外在性(§45.2.2) /141 3事件的不可防止和不可预见(§45.2.3) /142 4受害人的过错和第三人的行为(§45.2.4) /143 5由建筑物引起的损害(§45.2.5) /144 6某些制定法的新动向(§45.2.6) /144 (三) 风险的承担和警告(§45.3) /145 (四)小结(§45.4) /146 四、德国(§46) /146 (一)概述(§46.1) /146 (二)不可抗力(§46.2) /146 (三)第三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46.3) /147 (四)原告的过错(§46.4) /148 (五)责任止于危险所及的范围(§46.5) /149 (六)小结(§46.6) /150 五、日本(§47) /150 (一)概述(§47.1) /150 (二)将外界的自然力作为一种因素考虑(§47.2) /151 (三)第三人的行为(§47.3) /151 (四)小结(§47.4) /152 第三节比较和分析 /152 一、损害由外力引发可否作为免责事由(§48) /152 (一)对尼科尔斯案的剖析(§48.1) /152 (二)对“花房爆炸案”的剖析(§48.2) /153 二、原告已承担风险可否作为免责事由(§49) /155 (一)对雪橇事故案的剖析(§49.1) /155 (二)对彼得斯案的剖析(§49.2) /155 (三)对挑逗动物引起伤害的案例的剖析(§49.3) /156 三、原告的过错可否成为免责的事由(§50) /156 (一)对东方和南非电报有限公司案的剖析(§50.1) /156 (二)对汽车事故案的剖析(§50.2) /157 四、履行公共职责可否成为免责的事由(§51) /159 (一)对格林案的剖析(§51.1) /159 (二)对放风筝触电案的剖析(§51.2) /160 五、原告的共同受益可否作为免责的事由(§52) /160 六、对危险已给予警告可否作为免责的事由(§53) /161 (一)对“进入城堡废墟案”的剖析(§53.1) /161 (二)对航空公司给予警告案的剖析(§53.2) /161 七、总结(§54) /161 (一)基本的考虑(§54.1) /161 (二)外力引发的损害(§54.2) /162 (三)原告对风险的承担(§54.3) /162 (四)原告的过错(§54.4) /163 (五)对公共职责的履行以及原告的受益(§54.5) /163 (六)对危险已给予警告(§54.6) /164 第五章饲养动物引起损害时的责任 /165 第一节概述 /165 第二节各国法上的制度 /165 一、《汉穆拉比法典》(§55) /165 二、古罗马(§56) /166 三、英国(§57) /166 (一)概述(§57.1) /166 (二)关于危险动物与非危险动物的分类(§57.2) /167 (三)饲养危险动物和非危险动物的责任(§57.3) /167 (四)牲畜侵入他人财产时的责任(§57.4) /168 (五)被告可作的抗辩(§57.5) /169 四、美国(§58) /171 (一)概述(§58.1) /171 (二)牲畜侵入邻人土地(§58.2) /171 (三)家畜引起的人身伤害(§58.3) /172 (四)饲养的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58.4) /172 五、法国(§59) /173 (一)概述(§59.1) /173 (二)民法典的规定(§59.2) /173 (三)民法典管辖的范围(§59.3) /174 (四)承担责任的主体(§59.4) /174 (五)被告可作的抗辩(§59.5) /174 1不可抗力(§59.5.1) /175 2第三人的行为(§59.5.2) /175 3受害人的过错(§59.5.3) /175 4动物的消极行为(§59.5.4) /175 六、德国(§60) /175 (一)概述(§60.1) /175 (二)民法典的规定(§60.2) /175 (三)承担责任的主体(§60.3) /176 (四)引起损害的动物(§60.4) /176 (五)对动物致害适用严格责任的原理(§60.5) /177 (六)被告可作的抗辩(§60.6) /177 七、日本(§61) /178 (一)概述(§61.1) /178 (二)“动物”的含义(§61.2) /178 (三)“必要注意”的含义(§61.3) /178 (四)“损害”的含义(§61.4) /179 第三节比较和分析 /180 一、一般性的归责原则(§62) /180 (一)对各国法上的归责原则的概括(§62.1) /180 (二)统一适用严格责任的合理性(§62.2) /180 1饲养动物具有的危险性(§62.2.1) /180 2饲养动物的社会价值的下降(§62.2.2) /181 3在这一领域过错责任的陈旧(§62.2.3) /181 4“温顺的家畜”的分类的不可取(§62.2.4) /182 二、动物致害时的责任人(§63) /182 (一)对各国制度的概括(§63.1) /182 1让所有者负责(§63.1.1) /182 2让占有者负责(§63.1.2) /183 3让所有者和占有者负连带责任(§63.1.3) /183 (二)采纳连带责任的合理性(§63.2) /184 (三)所有者对占有者的追偿权(§63.3) /184 (四)处于从属地位的受雇人(§63.4) /184 1对华莱士案的剖析(§63.4.1) /184 2对“狗伤少女案”的剖析(§63.4.2) /185 3欧洲学者的观点(§63.4.3) /185 (五)娱乐业的消费者(§63.5) /185 三、适用严格责任的原理(§64) /186 (一)危险说(§64.1) /186 1对“马车与马脱离后引起损害案”的剖析(§64.1.1) /186 2对霍伦巴克案的剖析(§64.1.2) /186 3对“牛粪堵塞下水管道案”的剖析(§64.1.3) /187 4对动物逃逸致害案的剖析(§64.1.4) /187 (二)积极行为说(§64.2) /187 (三)小结(§64.3) /188 四、动物致害时的免责条件(§65) /188 (一)损害由外力引发(§65.1) /188 (二)原告已承担风险(§65.2) /189 1各国法的规定(§65.2.1) /189 2构成要件(§65.2.2) /189 3接近未驯化动物的案例(§65.2.3) /189 4进入他人土地被狗咬伤的案例(§65.2.4) /190 5小结(§65.2.5) /190 (三)原告的过错(§65.3) /191 1各国法的规定(§65.3.1) /191 2构成要件(§65.3.2) /191 五、微生物致害时保有者的责任(§66) /191 六、总结(§66-1) /192 (一)一般性的归责原则 /192 (二)动物致害时的责任人 /192 (三)适用严格责任的原理 /192 (四)动物致害时的免责条件 /193 (五)微生物保有者的责任 /193 第六章物引起损害时的责任 /194 第一节概述 /194 第二节各国法上的制度 /195 一、古罗马(§67) /195 (一)有限的诉因(§67.1) /195 (二)法的原理(§67.2) /195 (三)责任人(§67.3) /196 1基本原则(§67.3.1) /196 2房屋的居住者与所有者(§67.3.2) /196 3居住者的连带责任(§67.3.3) /196 二、英国(§68) /197 (一)概述(§68.1) /197 (二)因房产而发生的责任(§68.2) /197 1占有者对来访者的责任(§68.2.1) /197 2占有者对侵入者的责任(§68.2.2) /204 3所有者对承租人、居住者、邻居等人的责任(§68.2.3) /208 (三)“情况不言自明”原则(§68.3) /211 1斯考特案 (§68.3.1) /211 2第一个要件:被告对引起损害的物的排他控制(§68.3.2) /211 3第二个要件:该事件是那种没有过失不会发生的事件(§68.3.3) /211 4第三个要件:被告无法对事故作出解释(§68.3.4) /212 三、美国(§69) /214 (一)概述(§69.1) /214 (二)因房产而发生的责任(§69.2) /214 1占有者对侵入者的责任(§69.2.1) /214 2占有者对受许者的责任(§69.2.2) /223 3占有者对来访者的责任(§69.2.3) /225 4占有者对过路者的责任(§69.2.4) /227 5占有者在房产出租之后的义务(§69.2.5) /228 6占有者及其他人对房产之外的人的义务(§69.2.6) /231 (三)“情况不言自明”原则(§69.3) /236 1学术界的表述(§69.3.1) /236 2司法实践的发展 (§69.3.2) /238 四、法国(§70) /243 (一)概述(§70.1) /243 (二)物的监管者责任的特征(§70.2) /243 1适用于一切物(§70.2.1) /243 2“物的行为”的扩展 (§70.2.2) /244 3适用严格责任 (§70.2.3) /245 4小结(§70.2.4) /246 (三)物的监管者的确定(§70.3) /246 1监管者的定义(§70.3.1) /246 2监管的发生和终止(§70.3.2) /248 3监管者的能力(§70.3.3) /248 (四)因果关系的证明(§70.4) /249 1概述(§70.4.1) /249 2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的区别(§70.4.2) /249 3与过错的关系(§70.4.3) /251 4对因果关系的推定(§70.4.4) /251 (五)建筑物引起的损害(§70.5) /251 1“建筑物”的含义(§70.5.1) /251 2承担责任的主体(§70.5.2) /252 3责任的性质(§70.5.3) /252 4损害的原因及其证明(§70.5.4) /253 (六)受保护者的范围(§70.6) /253 五、德国和日本(§71) /254 第三节比较与分析 /254 一、确认“物引起的损害”的意义(§72) /254 (一)概述(§72.1) /254 (二)消除或降低物引起损害的风险(§72.2) /255 (三)扩大严格责任或较严格的责任的适用范围(§72.3) /255 (四)确定责任人(§72.4) /255 (五)小结(§72.5) /256 二、由不动产引起的损害 (§73) /256 (一)制定专门规则的必要性(§73.1) /256 1各国法中均有专门规则(§73.1.1) /256 2不动产更独立于人的活动(§73.1.2) /257 3致人损害的危险的特殊性(§73.1.3) /257 4侵权责任转移的特殊性(§73.1.4) /258 (二)不动产致害概念的广义与狭义(§73.2) /258 1各国法的规定(§73.2.1) /258 2广义解释的可取性(§73.2.2) /258 3广义解释的限度(§73.2.3) /259 4小结(§73.2.4) /261 (三)不动产致害时责任的性质(§73.3) /261 1各国法的规定(§73.3.1) /261 2各国法发生分歧的原因(§73.3.2) /261 3适合于广义的不动产致害的责任(§73.3.3) /262 (四)责任人的确定(§73.4) /264 1概述(§73.4.1) /264 2一般倾向(§73.4.2) /264 3占有者的自主意志(§73.4.3) /265 4所有者承担责任的情况(§73.4.4) /266 5让当事人负连带责任的情况(§73.4.5) /266 6物被非法占有的后果(§73.4.6) /267 (五)区分“侵入者”与合法进入者的必要性(§73.5) /268 1概述(§73.5.1) /268 2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分析(§73.5.2) /268 3为侵入者提供保护的困难(§73.5.3) /269 4为侵入者提供保护的成本(§73.5.4) /270 5小结(§73.5.5) /270 (六)区分“来访者”与“受许者”的必要性(§73.6) /270 1概述(§73.6.1) /270 2美国的区分标准(§73.6.2) /270 3无需区分的理由(§73.6.3) /271 (七)占有者对合法进入者的责任(§73.7) /272 1概述(§73.7.1) /272 2合法进入者的含义(§73.7.2) /272 3占有者的责任(§73.7.3) /273 4免责的条件(§73.7.4) /274 (八)占有者对非法进入者的责任(§73.8) /276 1概述(§73.8.1) /276 2非法进入者的含义(§73.8.2) /276 3占有者的责任(§73.8.3) /276 4免责的条件(§73.8.4) /278 (九)占有者对“过路者”的责任(§73.9) /279 1概述(§73.9.1) /279 2占有者不应承担责任的情况(§73.9.2) /279 3占有者应承担责任的情况(§73.9.3) /280 (十)占有者对房产之外的人的责任(§73.10) /280 1概述(§73.10.1) /280 2一般规则(§73.10.2) /280 3受保护的人(§73.10.3) /281 4房产被出售的后果(§73.10.4) /281 5房产被出租的后果(§73.10.5) /281 6小结(§73.10.6) /282 (十一)出租人对承租人以及卖方对买方的责任(§73.11) /282 1概述(§73.11.1) /282 2美国(§73.11.2) /282 3德国(§73.11.3) /282 4小结(§73.11.4) /283 三、由动产引起的损害(§74) /284 (一)责任人的确定(§74.1) /284 1概述(§74.1.1) /284 2各国法的规定(§74.1.2) /284 3定性为“人的行为致害”的可行性(§74.1.3) /286 4“情况不言自明”原则与责任人的确定 (§74.1.4) /288 (二)责任性质(§74.2) /289 四、总结(§75) /290 第七章中国侵权法中严格责任制度的构建 /291 第一节严格责任应占的比重 /291 一、概述(§76) /291 二、历史的分析(§77) /292 三、传统文化的比较(§78) /293 四、中国国情分析(§79) /295 五、总结(§80) /295 第二节施加严格责任的标准 /296 一、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81) /296 (一)《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81.1) /296 (二)适用第123条的司法实践(§81.2) /297 (三)第123条的缺陷(§81.3) /298 二、关于危险程度的讨论(§82) /299 (一)高度危险说(§82.1) /299 (二)一般危险说(§82.2) /299 (三)“区别对待说”(§82.3) /300 (四)小结(§82.4) /301 三、高程度危险的构成(§83) /301 (一)概述(§83.1) /301 (二)决定危险程度的方式(§83.2) /302 (三)损害后果的严重和极有可能发生(§83.3) /303 (四)通过合理的注意不能消除(§83.4) /304 (五)从事的活动不属通常习惯(§83.5) /306 (六)活动地点的不适当(§83.6) /306 (七)对活动的社会价值与危险的权衡(§83.7) /307 (八)特有的风险的实现(§83.8) /308 四、总结(§84) /309 第三节免除或减轻责任的事由 /310 一、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85) /310 (一)相关的立法(§85.1) /310 (二)相关的司法实践(§85.2) /311 1正确适用第123条的案例(§85.2.1) /311 2不正确适用第123条的案例(§85.2.2) /312 3不正确地适用第131条的案例(§85.2.3) /312 (三)小结(§85.3) /313 二、免责体系的构建(§86) /314 (一)发生不可抗力的后果(§86.1) /314 (二)受害人自担风险的后果(§86.2) /315 (三)受害人有共同过错的后果(§86.3) /316 (四)履行公共职责的后果(§86.4) /318 (五)对危险已给予警告的后果(§86.5) /319 三、总结(§87) /322 1发生不可抗力的后果/322 2受害人自担风险的后果/322 3受害人有共同过错的后果/323 4履行公共职责的后果/323 5对危险已给予警告的后果/323 第四节饲养动物引起损害时的责任 /323 一、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88) /323 二、归责原则(§89) /325 三、责任人的确定(§90) /325 四、适用严格责任的原理(§91) /326 五、免责条件(§92) /326 (一)不可抗力或第三人的行为(§92.1) /326 (二)风险的自担(§92.2) /327 (三)原告的过错(§92.3) /327 六、微生物致害的后果(§93) /328 七、总结(§94) /328 1动物致害的责任/328 2责任人的确定/328 3受害人的范围/328 4赔偿责任的免除/328 5微生物致害的责任/329 第五节物引起损害时的责任 /329 一、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95) /329 (一)相关的立法(§95.1) /329 (二)司法实践的现状(§95.2) /330 1正确适用第126条的案例(§95.2.1) /330 2遗漏适用第126条的案例(§95.2.2) /331 3适用第125条的案例(§95.2.3) /332 4适用第106条的案例(§95.2.4) /332 (三)小结(§95.3) /333 二、有关不动产致害的一般规则(§96) /333 (一)采纳广义概念的必要性(§96.1) /333 (二)广义的不动产致害的含义(§96.2) /334 (三)责任性质(§96.3) /334 (四)免责条件(§96.4) /336 1概述(§96.4.1) /336 2对危险条件加以维持的后果(§96.4.2) /337 3对导致危险条件的外力加以防范的义务(§96.4.3) /337 4危险超出受害人可合理预见的范围的后果(§96.4.4) /338 5受害人有“不可原谅”的过错的后果(§96.4.5) /338 (五)责任人的确定(§96.5) /339 1概述(§96.5.1) /339 2一般原则(§96.5.2) /340 3一般原则的例外(§96.5.3) /341 4连带责任的承担(§96.5.4) /342 5物被非法占有的后果(§96.5.5) /342 (六)总结(§96.6) /342 1关于严格责任/342 2关于过错推定/343 3关于责任人/343 三、占有者对合法进入者的责任(§97) /343 (一)概述(§97.1) /343 (二)合法进入者的含义(§97.2) /344 (三)对合法进入者的责任(§97.3) /344 (四)总结(§97.4) /346 四、占有者对非法进入者的责任(§98) /347 (一)非法进入者的含义(§98.1) /347 (二)对非法进入者的责任(§98.2) /347 (三)责任的免除(§98.3) /349 (四)总结(§98.4) /349 五、占有者对其他人的责任(§99) /350 (一)对“过路者”的责任(§99.1) /350 (二)对不动产之外的人的责任(§99.2) /350 1严格责任的承担(§99.2.1) /350 2过错责任的承担(§99.2.2) /351 3受保护的对象(§99.2.3) /351 4不动产被出租和出售的后果(§99.2.4) /352 (三)总结(§99.3) /352 1对“过路者”的责任 /352 2对不动产之外的人的责任 /352 3不动产被出售或出租的后果 /353 六、出租人对承租人以及卖方对买方的责任(§100) /353 七、动产引起损害时的责任(§101) /354 (一)对动产致害的定性(§101.1) /354 (二)责任人的确定(§101.2) /354 (三)责任的确定(§101.3) /354 结束语 /356 一、本书对侵权法研究的贡献(§102) /356 (一)概述(§102.1) /356 (二)本书的主要贡献(§102.2) /357 1关于侵权法上严格责任的含义(§102.2.1) /357 2关于严格责任的演变过程(§102.2.2) /357 3关于严格责任的原理(§102.2.3) /358 4关于免责条件(§102.2.4) /358 5关于动物致害(§102.2.5) /358 6关于物引起的损害(§102.2.6) /358 7关于中国侵权法中严格责任的比重(§102.2.7) /359 8关于中国侵权法中施加严格责任的标准(§102.2.8) /359 二、对未来的展望(§103) /359 索引 /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