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驿站专栏作者介绍      致敬授权学者      中国民商法律网历届编辑联系方式征集公告      中国民商法律网改版公告     

 

热点新书
  还没有热点文章!
   
 
  
    书名:外国刑事诉讼法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作者: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著
    价格:39


前言

  为了使读者了解外国刑事诉讼制度,受法律出版社委托,我们编写了《外国刑事诉讼法》. 本书涉及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日本。之所以选择上述国家,一方面是考虑到其具有的代表性;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近年来上述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进行了或者正在进行较大的改革,这些改革能够反映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方向,也能反映出刑事诉讼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因而对我国读者有较大参考价值。另外,为了开拓视野和了解世界各国通行的刑事司法准则,我们以附录形式介绍了联合国刑事司法标准及国际刑事法院的诉讼程序。
  鉴于国内已有若干本《外国刑事诉讼法》教材出版,本书努力突出以下特点:
  第一,理论性。本书不仅客观介绍相关国家刑事诉讼制度,而且注意阐释其诉讼理论,并在总体上对相关国家有关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介绍与评价。
  第二,体系性。既注意在整体上对外国刑事诉讼制度进行概括与归纳,又注意各相关国家刑事诉讼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在每个国家,均介绍了其刑事诉讼法发展概况及法律渊源,法院、检察机关、警察机关及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原则及制度,证据原则及制度,刑事诉讼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及特别程序,普通救济程序,确定裁判的救济程序等。
  第三,资料的新颖性与准确性。本书十分重视各个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发展状况,对相关国家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最新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材料来源均为第一手资料。同时,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本书在作者选择方面既注意到其专业背景,又充分考虑到其外语语种:其中绝大多数作者都有在相关国家学习或者研修的经历,对其承担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有较为准确的理解。
  第四,形式的新颖性。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本书十分注意运用图示和判例,并列出思考问题;为了方便读者能直接了解有关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每章后均列有参考书目和可供查阅资料的外国相关网址。
  限于时间、资料和作者水平,本书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罗海敏、冷玉、雷小政为本书进行了文字校对,在本书出版之际,对他们的劳动表示特别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法律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宋英辉
         2006年1月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外国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含义
二、刑事诉讼法与宪法
三、刑事诉讼法与刑法
第二节 有关刑事诉讼模式的主要理论
一、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
二、家庭模式
三、实体真实型与正当程序型
第三节 刑事诉讼模式的两种古典类型
一、弹劾式
二、纠问式
第四节 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
一、职权主义
二、当事人主义
三、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功能
第五节 当代有代表性国家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 刑事诉讼原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原则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各阶段适用的原则
一、刑事程序法定
二、司法独立
三、国家追诉
四、无罪推定
五、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
六、程序参与
七、有效辩护
八、强制性措施限制适用与适度
九、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
第三节 审判前程序适用的原则
一、令状原则
二、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
第四节 审判程序适用的原则
一、审判公开
二、直接、言词审理
三、集中审理
四、不利益变更之禁止
第五节 证据法原则
一、证据裁判
二、自由心证
第三章 刑事诉讼制度
第一节 回避制度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
二、回避的理由
三、回避的方式
四、回避的请求权人和回避适用的人员范围
五、回避的程序
六、陪审员的回避
第二节 辩护制度
一、辩护制度的概念
二、辩护的种类
三、辩护人的范围
四、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
五、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保释制度
一、保释制度的概念
二、保释的分类
三、有权决定保释的机关
四、保释的方式和程序
五、违反保释义务的后果
第四节 预审制度
一、预审概述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预审制度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预审制度
第五节 陪审制度
一、陪审制的形式
二、陪审制的价值
三、陪审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 审级制度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
二、不同国家审级制度的特点
第四章 英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英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一、英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概述
二、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 1984)
三、1985年犯罪起诉法(Prosecution of Offences Act 1985)
四、1988年法律援助法(Legal Aid Act 1988)
五、1994年刑事司法与公共秩序法(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 1994)
六、2003年刑事司法法(Criminal Justice Act 2003)
七、2004年宪法改革法(草案)(Constitutional Reform Bill 2004)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机关
一、法院
二、皇家检控署(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
三、警察
第三节 证据制度
一、争议事实和免证事实
二、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Burden and Standard of Proof)
三、被告人的品格证据(the Accused Character)
四、传闻证据(Hearsay)
五、意见证据(Opinion Evidence)
六、特权和公共利益的豁免
第四节 审判前程序
一、搜查、逮捕和羁押
二、保释(Bail)
三、讯问(Interrogation)
四、律师帮助权(Access to Legal Advice)
五、起诉
六、审判方式的选择(Mode of Trial)
七、证据披露
第五节 治安法院的简易审判程序
一、起诉书(Information)
二、审理程序
三、治安法院移送刑事法院审理(Committal for Trial)
第六节 刑事法院的普通审判程序
一、公诉书(Indictment)
二、答辩程序
三、陪审团、法官和双方律师的角色
四、审理的具体程序
五、量刑(Sentencing)
第七节 上诉制度
一、从治安法院提起的上诉
二、从刑事法院提起的上诉
第八节 非常救济程序
一、总检察长对案件的审查
二、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Criminal Cases Review Commission)
三、向上议院(将来的最高法院)的上诉
四、赦免令
第五章 美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美国刑事诉讼法概述
一、美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二、美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第二节 法院和检察机关
一、法院
二、检察机关
第三节 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一、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
二、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
三、获得迅速的公开审判的权利
四、接受公正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五、保释的权利
第四节 审判前程序
一、逮捕前的调查
二、逮捕
三、登记
四、逮捕后的侦查
五、决定指控
六、初次到庭
七、预审
八、大陪审团审查
九、罪状认否程序(Arraignment)
十、审前动议和其他准备
第五节 审理程序
一、开场陈述
二、控方举证
三、辩方举证
四、总结辩论
五、法官指示陪审团
六、陪审团评议
七、陪审裁决
第六节 答辩交易
一、答辩交易的含义与分类
二、答辩交易的程序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答辩交易的态度
四、关于答辩交易的争论
第七节 审后程序
一、判刑程序
二、上诉程序
第八节 刑事证据法
一、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采性
二、证据的种类
三、拒绝作证的特权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五、传闻规则
六、意见证据和专家证词
七、证明责任
八、证明标准
第六章 法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法国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二、法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法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
四、法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法国的刑事诉讼机关
一、审判机关
二、检察机关
三、警察机关
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
一、证据的形式(Modes de preuve)
二、证据的证明力(Valeur probante)
三、举证责任(Charge de preuve)
四、证据的收集
五、质证
六、认证
七、与证据有关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追诉
一、追诉的主体
二、追诉审查
三、不予立案、调解或追诉决定
四、提起追诉的途径
第五节 强制措施
一、拘留(la garde à vue)
二、先行羁押
第六节 预审程序
一、预审及预审法庭
二、预审程序的特点
三、预审法官
四、上诉法院预审庭
第七节 轻罪案件审理程序
一、轻罪案件一审程序
二、轻罪案件上诉程序
第八节 违警罪案件审理程序
一、违警罪案件一审程序
二、违警罪案件上诉程序
第九节 重罪案件审理程序
一、重罪案件一审程序
二、重罪案件上诉程序
第十节 最高法院审理案件程序
一、撤销原判诉讼程序
二、再审诉讼程序
三、案件移审
第十一节 几种特别诉讼程序
一、特别管辖
二、回避
三、军事方面重罪与轻罪的特别诉讼程序
四、经济、金融犯罪的特别诉讼程序
五、恐怖活动罪的特别诉讼程序
六、毒品走私罪的特别诉讼程序
七、淫媒谋利罪的特别诉讼程序
八、法人实施犯罪的特别诉讼程序
九、关于适用于性犯罪的诉讼程序和对未成年受害者的
保护
十、对证人保护的程序
十一、关于征求最高法院意见的程序
第十二节 执行程序
一、刑事裁判决定的执行
二、拘押与自由刑的执行
三、减刑与假释
四、附考验期的缓期执行与推迟刑罚宣告
五、拘禁
六、犯罪记录
七、被判刑人恢复权利
第七章 德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德国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一、宪法(基本法)
二、中央法律
三、欧洲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
四、联邦司法行政法规
五、各州法律
六、判例
第二节 刑事程序的诉讼参与人
一、法院
二、侦查法官
三、检察机关
四、警察机关
五、被告人
六、辩护人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追诉原则
二、告发原则(公诉原则)
三、起诉法定原则
四、法定法官原则
五、调查原则、直接原则、自由评价证据和罪疑从无
六、言词辩论、公开审理和迅速审理
第四节 刑事证据
一、证据法之基础
二、证据种类
第五节 强制措施
一、对自由的限制
二、搜查
三、身体检查
四、对私人通信的秘密监控
五、扣押物品
六、其他:暂时的处分措施
第六节 刑事诉讼普通程序
一、侦查与起诉
二、中间程序
三、审判程序(主要程序)
第七节 救济程序
一、抗告
二、第二审上诉
三、第三审上诉
四、再审程序
第八节 裁判的执行
第九节 一般诉讼程序的特殊情形
一、简易程序
二、缺席审判程序
第十节 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
一、 自诉程序
二、 附诉程序
三、附带民事诉讼
第十一节 特殊诉讼程序
一、保安处分
二、处刑命令程序
三、少年犯罪案件诉讼程序
第八章 意大利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意大利刑事诉讼法概述
一、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程
二、1988年刑事诉讼法典的框架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一、法院
二、检察机关
三、警察机关
四、被告人
五、被害人
六、辩护律师
第三节 刑事诉讼原则
一、一般原则
二、审判前阶段适用的原则
三、审判阶段适用的原则
四、证据运用的原则
第四节 证据
一、证据种类
二、证明方法
第五节 保障措施
一、预防性保障措施
二、一般性保障措施
第六节 初期侦查与预审
一、初期侦查
二、预先审问
第七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一、引导行为
二、法庭调查
三、最后陈述
四、评议和宣判
第八节 特殊程序
一、简易(简缩)审判程序
二、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而适用刑罚(双方商判或者双方
协议)
三、快速审判和立即审判
四、刑罚命令程序
第九节 救济程序
一、普通上诉程序
二、向最高法院的上诉程序
三、再审程序
第九章 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的特色
一、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渊源
二、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参加人
一、法院
二、控方参加人
三、辩方参加人
四、其他参加人
第三节 刑事诉讼原则
一、刑事诉讼目的
二、诉讼中的法制原则
三、只有法院才能行使审判权
四、尊重个人的名誉和人格权
五、人身不受侵犯
六、在刑事诉讼中维护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七、住宅不受侵犯
八、通信秘密原则
九、无罪推定原则
十、控辩双方辩论制
十一、保障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的辩护权
十二、自由心证评价证据
第四节 证据制度
一、证据的概念和属性
二、证据种类
三、证明
第五节 刑事诉讼的普通程序
一、审前程序
二、法院诉讼程序
第六节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裁决的复审
程序
一、监督审程序
二、因新的情况或新发现的情况而恢复刑事案件
第七节 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
二、适用医疗性强制措施的诉讼程序
三、对俄联邦委员会委员等几种人的刑事诉讼
第十章 日本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日本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和特色
一、日本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二、日本刑事诉讼法的特色
第二节 刑事程序的担当者
一、法院
二、检察机关
三、司法警察
四、被疑人、被告人
五、辩护人
六、告诉人、告发人、请求人
第三节 刑事诉讼原则
一、 强制侦查法定主义
二、国家追诉主义、起诉垄断主义和起诉便宜主义
三、公开主义、口头辩论主义和直接主义
四、连日开庭原则
第四节 证据原则及制度
一、证据法原则
二、证据种类
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四、传闻法则
五、自白法则
六、排除法则
七、证明对象
八、举证责任
九、严格证明和自由证明
第五节 侦查
一、侦查权机关
二、任意侦查
三、强制侦查
四、侦查终结
五、侦查阶段被疑人的权利
第六节 起诉
一、提起公诉
二、不起诉
三、对不起诉的制约
第七节 第一审程序
一、公审准备
二、争点及证据的整理程序
三、第一审普通程序
四、即决裁判程序
五、简易命令程序
六、交通案件即决裁判程序f
第八节 少年案件刑事程序
一、侦查及移送
二、家庭法院的程序
三、刑罚执行的特别规定
第九节 救济程序
一、上诉审程序
二、再审
三、非常上告
第十节 裁判的执行
一、死刑的执行
二、自由刑的执行
三、财产刑等的执行
附录一: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
一、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概念和特征
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体系
三、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内容
四、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价值和影响
附录二:国际刑事法院的诉讼程序
一、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二、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三、主要诉讼阶段
四、证据规则
五、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 


更新日期:2005/12/27
阅读次数:3980
上一条:韩波  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法律科学文库)
下一条:徐静村主持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
    相关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民法学研究会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 | 明德民商法研习社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版权所有©2000-2013:中国民商法律网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中国民商法律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征稿启事 投稿信箱:civillawruc@163.com
京ICP备0501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