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3 第二章自然人…………………………………………………………………20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21 第二节人格权………………………………………………………………27 第三节民事行为能力………………………………………………………42 第四节宣告失踪……………………………………………………………55 第五节宣告死亡……………………………………………………………64 第六节住所…………………………………………………………………82 第三章法人、非法人团体……………………………………………………85 第一节一般规定……………………………………………………………86 第二节法人的设立…………………………………………………………99 第三节法人的机关………………………………………………………104 第四节法人的变更………………………………………………………109 第五节 法人的解散与清算………………………………………………111 第六节非法人团体………………………………………………………119 第四章权利客体…………- ……………………………………………124 第五章法律行为… ………………………………………………………138 第一节一般规定…………………………………………………………139 第二节意思表示…………………………………………………………152 第三节 意思表示的无效和撤销…………………………………………158 第四节法律行为附条件和附期限………………………………………178 第五节法律行为的解释…………………………………………………184 第六章代理…………………………………………………………………191 第一节一般规定…………………………………………………………193 第二节直接代理…………………………………………………………218 第三节 间接代理…………………………………………………………230 第七章诉讼时效……………………………………………………… 240 第一节一般规定…………………………………………………………242 第二节 时效的中止和不完成……………………………………………262 第三节 时效的中断………………………………………………………269 第八章期日、期间……………………………………………………………276 法条索引………………………………………………………………………280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以梁慧星教授为首,由25位资深民法学家组成的“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历经4年时间于2002年最后完成《中国民法典草案》,共计7编、81章、1924条。随后,课题组又历时2年完成《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一书,对草案各条文逐一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 这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新颖的权威之作,每一条文均包括条文、说明、理由和立法例四部分。 “条文”部分,凝练起草者对民事立法的精微思考和研究; “说明”部分,概括条文主旨,阐述条文内涵,透析条文精髓; “理由”部分,呈现起草思路和立场,深入探讨条文的起草动机、目的、背景、渊源、意义等,全面展现国内相关学理与实务之最新进展,全面反映境外前沿理论与判例之菁华; “立法例”部分,列举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荟萃世界各国和地区相关立法。
“课题组全体同志本着对科学、民主、法治之追求,对人民、民族、国家、学术负责之精神,倾其心力,谨慎从事,完成此民法典草案” “草案从编纂体例、章节安排、制度设计到每一条款的文字表述,均特别着重于法律的逻辑性、体系性和可操作性,旨在确保法院裁判的公正性、统一性,及人民据以预测自己行为法律后果的可预测性” “草案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经验和司法经验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广泛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和判例学说,顺应社会进步和法律发展之潮流,并注意与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协调一致” ——梁慧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