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编绪论 1 第一章 比较法或比较法学的概念 1 第二章 比较法的历史发展 15 第三章 比较法的方法论 28 第四章 比较法的作用 37 第五章不同法系和不同社会制度的法律 45 第二编民法法系(大陆法系) 54 第一章 民法法系的概念与分布范围 54 第二章民法法系的历史发展 59 第三章法律的分类 89 第四章法律的渊源 122 第五章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 138 第六章 德国1990年的统一与法律的变化 142 第三编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 145 第一章普通法法系的概念与分布范围 145 第二章英国法的历史发展 149 第三章美国法的历史发展 170 第四章法律的分类 180 第五章法律的渊源 214 第六章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 233 第四编欧洲联盟法律。两大法系的差别与 演变。美国法的影响 240 第一章欧洲联盟法律 240 第二章 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的主要 差别及其演变 253 第三章二战后美国法对民法法系的影响 261 第五编俄国历史上的法律 前苏维埃 社会主义法律俄罗斯联邦法律 270 第一章俄国历史上的法律 270 第二章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律 275 第三章俄罗斯联邦法律 308 第六编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 319 第一章历史发展 319 第二章法律的分类 352 第三章法律的渊源 399 第四章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 431 第五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40 第六章 内地与香港法律制度的重要差别 456 第七章 当代中国借鉴外国法律的实例 466 第七编比较法的专题研究 486 亚洲三国伊斯兰法的改革 487 对霍菲尔德的法律概念分析和当代中国法律 有关概念的比较研究 494 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 507 比较法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国际比较法学 会议述评 516 评萨科的“法律共振峰”学说 525 对<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一书的评述 530 中国法律制度的最近发展 536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律 540 中国的比较法研究 549 当代中国的法律职业 555 参加国际法律科学学会1991年度学术讨论会 学术性总结 560 评介波格旦著<比较法》(1994年版) 5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