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与西方法律哲学 接触的第一阶段 第一章家庭与时代背景……………………………………(1) 第二章第一篇法学论文……………………………………(8) 第三章立足于荷尔摩斯与斯丹木拉之间………………(17) 第一节与荷尔摩斯的相遇……………………………(17) 第二节有关国际法的论文……………………………(22) 第三节与斯丹木拉的相遇……………………………(30) 第四节尝试双方的沟通………………………………(35) 第五节对尝试沟通的评估……………………………(39) 第四章法律质料与形式问题的进一步澄清……………(47) 第一节对社会法理学的热爱…………………………(47) 第二节为斯氏辩护……………………………………(56) 第五章对吴氏第一次居住在西方的综合评估…………(66)
第二篇 对西方与中国法律 哲学的进一步研讨 第一章第一本论文集:法学论丛………………………(71) 第二章作为东西方之间桥梁的人物……………………(81) 第一节 中国法律哲学上最具影响力的冲突: 法家与儒家的对立……………………………(82) 第二节中国传统法律的哲学基础……………………(90) 第三节新中国的法律制度……………………………(115) 第四节对西方法律哲学的批判性探讨………………(118) (一)批评法学中的各种一元论……………………(119) (二)近代西方法学的一些发展趋向………………(120) (三)反对西方的个人主义…………………………(126) (四)对当代法律哲学的些许失望与 对未来的期待…………………………………(129) 第五节法律与未来中国的发展………………………(134) 第三章法律的艺术………………………………………(140) 第一节法律作为艺术的意义…………………………(142) 第二节法律哲学的实在论……………………………(144) 第三节以达到目的的能力来衡量工具的价值………(152) 第四章荷尔摩斯大法官——法学大师…………………(161) 第一节透过法律之门达到宏观的视野………………(163) 第二节法学怀疑思想的必要性………………………(167) 第三节荷氏思想的典型………………………………(176) 第四节尝试评估吴氏对荷氏的诠释…………………(180) 第五章经验的品尝………………………………………(186) 第六章对吴氏早期法律哲学的总论与评估……………(191) 第一节有关中国法律与文化的论文…………………(192) (一)思想的梗概与特征……………………………(192) (二)尚未获得解答的问题…………………………(196) (三)西方文化的影响………………………………(198) 第二节有关西方法律和文化的论文…………………(200) (一)思想的梗概与特征……………………………(200) (二)尚未获得解答的问题…………………………(202) (三)中国文化的影响………………………………(203) 跋……………………………………………………………(206) 吴经熊著作表………………………………………………(208) (一)吴氏属本论文范围的著作……………………(208) (二)吴氏在本论文范围外的作品…………………(215) 在本书中吴氏曾引述的作品………………………………(234) 本书参考文献………………………………………………(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