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论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3 现代法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6 乡土社会的秩序和“法治”6 现代化与现代法治14 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20 悖论之一:变法和法治22 悖论之二:法律与立法25 悖论之三:国家与社会29 悖论之四:理想与国情31 悖论之五:普适性和地方性35 中国法治的前景37
■第一编 宪政与立法 第一章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45 统一与建国47 革命政权常规化54 “两个积极性”:一种宪政策略62 成就66 问题及出路71 转型时期的中国宪政研究--方法的反思78 第二章 当代中国立法中的习惯84 问题、方法和材料84 当代中国制定法中的习惯及其特点90 为什么制定法轻视习惯95 习惯进入制定法的其他可能途径101 结语106 第三章 最高法院、公共政策和知识需求109 问题及问题的界定111 法理分析115 国外的做法及其理由116 其他可能受影响的利益124 隐含的宪法制度越位129 选择性执法以及社会公正133 最高(上诉)法院与法学理论137 对主流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138 公共政策和社会科学144 重新理解上诉法院及其知识148 附录1:相关的三类建议154 附录2:世界210个法域有关性交意思表示法定年龄的资料157
■第二编 司法制度 第四章 司法的制度定位167 引论167 法条主义的分析171 后果主义的分析176 中国司法改革的趋向183 深入思考司法的制度逻辑188 第五章 制度进路196 制度改革的制度进路196 先例制度与判决书写作200 其他制度性因素204 政治社会制度209 中国问题再分析212 写给谁看?214 反思与小结219 第六章 法官素质与法学教育224 问题的界定224 如何讨论合格的法官?226 中国法官素质问题之发生232 法学院能传授什么知识?237 法学院教育的其他问题242 几点说明245 第七章 法官遴选制度的考察249 统一司法考试作为筛选机制?251 法官助理问题258 从下级法院遴选法官264 法官交流和轮岗270 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官遴选275 以法官退休制为例279
■结 语 面对中国的法学289 孙志刚事件和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290 刘涌案297 面对中国的法学303
主要参引文献309 索引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