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编十九章。第一编商标的显著性及其组成要素和保护渠道,包括三章,分别是第一章“第二含义”还是“第一含义”――商标显著性的认定,第二章只能使用看得见的平面图形作商标吗?――组成商标的要素,第三章“使用在先”、“注册在先”还是“驰名在先”?――商标权利的取得渠道。第二编以制止混淆为基础确定的商标权利范围,包括四章,分别是第四章“李逵”为何要打“李鬼”?――混淆理论的基础。第五章“伟哥”是谁的产品?――混淆可能的认定,第六章商标名气不同待遇也不同――混淆理论的扩张,第七章“花都机”侵犯了商标权吗?――混淆理论在其他侵犯商标权行为上的运用。第三编以制止联想为基础确定的商标权利范围,包括四章,分别是第八章显著性越强混淆的可能性越大吗?――联系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九章“雪弗莱”洗涤剂造成了什么损害?――欧洲对联想理论的贡献,第十章“柯达”钢琴是柯达生产的吗?――美国对联想理论的贡献,第十一章小池里能养出大鱼吗?――联想理论的整体思路及发展趋势。第四编商标权利范围的限制,包括四章,分别是第十二章青岛啤酒厂可以生产“青岛啤酒”吗?――合理使用,第十三章广告可以指名道姓地比较吗?――比较广告,第十四章灰色市场的“力士”香皂该不该禁?――商标权利用尽与平行进口,第十五章特许经营可以限制竞争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的限制竞争条款以及对商标权利滥用的处罚。第五编商标侵权的认定和处罚,共分四章,分别是第十六章“明知”“应知”才算侵权吗?――商标侵权的主客观要件,第十七章怎样才能居善地动善时?-商标侵权的管辖与时效,第十八章民意测验能够测出真伪吗?――商标侵权的举证,第十九章禁用赔偿还是罚款监禁?――商标侵权的救济。
本书目由爽邦书局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